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如何评价屈原的《离骚》中的爱国主义(2)

离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屈原既不改其志,如司马迁所说:“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最后只能感慨:“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决定用生命来殉自己的“美政”理想,自投汩罗,投出一个屹立千百年而不倒的伟大形象。

  然而屈原的忠君爱国未免有愚忠之嫌。屈原所不愿改其志者,在我认为它是有宗族观念的,他之所以不愿意效力于其他君主,主要是因为他那样没有归属感,到头来只是治别家之产业而荒祖宗之伟室。在他内心,楚国就是他的家,他接受不了异国之主,他只希望能够得到国人的理解与信任,认为楚国人才是他的亲人,有他自己的诗句为证:“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他都是站在楚国的角度来考虑他自己,从生命深层把自己认为是楚国的一分子,希望能够得到国人的认同。“又何怀乎故都”这似乎是说屈原满腹牢骚,想改变主意,不再留恋楚国,其实这是屈原的愤激之辞,作反语解可也,想表达的意思是“我这样地忠爱国家,竟无人相信,却还受到放逐,好,你们不信,我就死给你们看!”这样说来屈原并非不怀念故都,不想再为国效力,而是想用死来明其志、保其节、发其怨,其骨子里那股对楚国的热爱之情跃跃然冲腾!

  说屈原愚忠,亦有道理。虽然屈原满脑子美政理想,但他太过于仰视与信任自己的君主了。屈原为楚怀王拟定宪令,以其“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之才和“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之能,本该做到雷厉风行,但他不清楚他所奉事的王是什么样的王;他所共事的臣是什么样的臣,欲以目空一切之态度(或说太过天真更贴切一些),打造弊绝风清之社会,恐为浊流所不容必矣!举目黄河,不见其清;何似二水,泾渭分明!所以说清欲容浊清亦浊,只有激浊而扬清其可为大计矣,屈原悲剧的定性因素至此可窥一斑了。再者说来,屈原所谓的爱国很大程度上仅局限于忠君,他只是想为楚怀王尽自己的一份力,如果他能得到楚怀王的承认,斯莫大焉,举国上下反对喧嚣一片又何妨!怀王是他的靠山,怀王若“爱”屈原,可谓尽善尽美矣!所以屈原的爱国终隔一层,他先要通过楚怀王的认定,才能去考虑苍生百姓,而事实证明,那个时代再多的励精图治都只是为了兴荣王贵一家,确有安抚百姓之举其目的也只是稳固江山罢了!但屈原囿于一君之爱毕竟是时代因素造成的,反过来也是时代环境的需要,别说今人论之无可厚非,就是放在当时环境里还称得上是一种社会类型的大进步呢!当时的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因此圣明之主加贤能之臣是一国一朝兴旺发达的必要条件,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亦可谓中国爱国主义传统的开山之举矣!  时至今日,我们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众议纷纭,褒贬不一,然而主流是分明的,就是从内涵上基本肯定,去其糟粕,把它吸取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之一,这是民族的需要,更是历史的需要。在当代中国我们赋予了爱国主义以新的内涵,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继承了屈原以来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为丰富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其内部运作具有着一致性。

  《离骚》之精神可谓丰矣;屈原之有《离骚》可谓伟矣;中国之有屈原可谓大矣!屈原于上下求索之中为后世竖起一面爱国主义的大纛,我们应该手持这面大纛,一路走下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sao/2049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