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商隐《无题》的魅力(2)

李商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无题诗渲染着风物的迷离。“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的意义丰富,既写分手是在暮春时分,东风微醺、百花凋零,但同时暗示这原来柔和温暖的春风如今却因为这对恋人的别离而黯然伤神了。这种借助景物来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下是常见的。如《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第二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归期渺渺,而且还反映了诗人作为游子客居者的虚空无聊之感。同“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句一样,实景与象征意已浑然融为一体,这凄美的故事连无情之物也为之感动,这对作者笔下爱情的描写不能不说是个有力的烘托。

  无题诗奔涌着血泪挚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乃千古名句,表现了刻骨铭心的柔情,也表现了坚贞不变的信念。把自己化作春蚕,用“蚕丝”象征“相思”表达自己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的相思之情。除非春蚕僵死,这种相思才算是完结。又拿蜡炬的自我煎熬、焚烧来比喻心情的焦渴、愁苦,透过这些诗句,我们似乎能看见诗人在艰难地吐丝又或注视着蜡脂在点滴成灰,自己的泪水也在无尽地奔流,真可谓把这种椎心泣血的痛苦和哀哀无告的绝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实,用春蚕吐丝至死方尽来比喻人的感情至死不渝,这种联想在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中也有所体现:“春蚕不应老,昼夜长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用蜡炬的燃烧来比喻爱情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君恩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都是这样表达的。但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却不是单一地用春蚕至死、蜡泪千行来比拟痛苦,而是反映这种痛苦的感情将终生相随,联想就显得深厚细腻得多,所以底蕴也就显得更为丰富和深沉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shangyin/2526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