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诗人:李商隐(2)

李商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后人对李商隐有什么样的评价呢?上个世纪有一位了不起的学者,缪钺先生,他写过一篇文章,叫《论李义山诗》,这篇文章非常精彩,以下是文章的节选:

  昔之论诗者,谓吾国古人之诗,或出于《庄》,或出于《骚》。出于《骚》者为正,出于《庄》者为变。斯言颇有所见。盖诗以情为主,故诗人皆深于哀乐,而同为深于哀乐,又有两种殊异之方式,一为入而能出,一为往而不返。入而能出者超旷,往而不返者缠绵。庄子与屈原恰为此两种诗人之代表。

  李义山之心情,苟加以探析,殆极近屈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义山自道之辞,亦即屈原之心理状态。固就此点而论,李义山固为中国文学史上正宗之诗人也。

  ——缪钺《论李义山诗》

  缪先生说,“昔之论诗者,谓吾国古人之诗,或出于《庄》,或出于《骚》。”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古代的诗,一般来说有两条路子,一条路子是出于《庄子》,一条路子是出于《离骚》。

  “出于《骚》者为正,出于《庄》者为变。斯言颇有所见。”缪先生是说,有一个观点认为,出于《离骚》的诗是正格,出于《庄子》的是变格,这个见解非常好。为什么呢?后面他就解释了。他说“诗以情为主”,就是说诗是以抒发性情为主的,“诗人皆深于哀乐”,诗人一定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对这个世界很敏感,所以有很多喜怒哀乐要抒发出来。

  “深于哀乐”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是“入而能出”,一种是“往而不返”。庄子是“入而能出”的,他有喜怒哀乐,但自己又能从这些情感中超脱出来。而屈原则是“往而不返”,把感情全部倾泻出来,不会收束。李商隐跟屈原一样,走的都是“往而不返”这条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shangyin/3284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