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商隐《锦瑟》教学实录及反思(2)

李商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设谜

  师:那么刚才这位同学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其实在咱们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出现过,我们来看一看,金末元初的一名文学评论家,也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诗人元好问,他所写的这首《论诗绝句》。【投影:元好问《论诗绝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这两句化用《锦瑟》成句,我们都知道什么意思。“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西昆派这是宋初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老祖宗,或者说他们学习的楷模就是今天的李商隐,宋代的一批诗人围绕李商隐诗作的特点进行模仿,模仿他用典,用词华丽,甚至模仿他的晦涩难懂,诗家总喜欢写李商隐写过的那种语言风格、艺术风格的诗歌,但是“独恨无人作郑笺”,这“恨”就是遗憾。遗憾什么呢?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如果我不懂得它,就无法理解,就要去看注释。这“郑笺”中的“郑”,指的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他为《诗经》作了详细的笺注。“独恨无人作郑笺”是说,只是遗憾没有人给李商隐的诗作注。李商隐的诗,特别是这首《锦瑟》,千百年来,晦涩难懂。它的关键在于颔联和颈联。今天的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前人已经做过多次的解谜活动。解谜的关键是颔、颈两联。大家把这两联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

  四、探情——精读颔、颈两联

  师:这两联四句,我们怎么去品呢?我们可以一句句,甚至一个词、一个字地去品,力图读出诗句背后所蕴含的真情。我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我解读完之后,大家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

  师:“庄生晓梦迷蝴蝶”。典出《庄子·齐物论》。“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以后他怅然若失,不知道是自己在梦中变成了蝴蝶,或者说,把这个视角完全倒置,我是蝴蝶梦的一部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诗中“晓梦”二字,是指拂晓的梦,拂晓的梦有一个特点,短暂而迷离。恍恍惚惚,你觉得记住了,其实也没有记住,你回忆得越多,也就忘记得越多。这个典故告诉我们看人生的一个基本态度:人生如梦。【板书:人生如梦】然后还要注意一“迷”字,这是“迷惑”、“迷惘”之意。这是一首追思华年的诗歌,现实和梦境在这样的心态下会分不清的,五十多岁了,回忆二十岁、三十岁的青春年华,他对那些细节都记得很清楚,但他有时候会怀疑——那些事情,真的发生过吗?时光的淘洗,磨平了所有值得记忆的细节。因此,人生如梦,亦真亦幻。【板书:亦真亦幻】回忆带来的错觉,因为时间的推远而变得美好。这也就是老师读此联的感受,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大家马上讲下面的诗句,先把典故解释一下,从形象和画面入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这一句诗能够触动你的哪一根心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先自己静读,然后三分钟自己思考分析,再做一点交流。

  生:【读,思考,交流。】

  师:好了,我们现在交流一下,按说是随意的交流,但是考虑这是一首律诗,有他的内部逻辑,起承转合,说每一句也要相对集中,还是按照诗歌的顺序,我们先来分析颔联。

  生:望帝春心托杜鹃,用的杜鹃啼血的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心,一般指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也可借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的“春心”与杜鹃的悲鸣联结在一起,实际上包含了伤春、春恨的意蕴。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多指忧国伤时、感伤身世。

  师:有政治的因素在里面,李商隐也有政治层面的诉求,我们先保留这种猜测。通过杜鹃的啼血,我们已经逐步对对“此情为何”作了推测。

  生:我也喜欢这句,表现作者对美好东西失去的伤感。

  师:繁华落去,才会去珍惜,我们为他鼓掌,他对杜鹃的情感所指,没有固定在一个层面上,而是杜鹃啼血本来是对故国的还念,但现在是对所有美好事物的怀念。

  生:春心可以使对青春、爱情的追求,我知道李商隐以前卷入过党争的纠纷,也有作者对青春的遗憾,或对爱情的追求。

  师:你回答的非常好,你已经能够做到知人论世,知道他曾经卷入、游离于党争,你能抓住春心进行解读,很好,你能解释一下春心这个典故吗?

  生: “春心”:《楚辞·招魂》:“极目千里兮伤春心。”此“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师:刚才这几位的同学,分别分析了春心、杜鹃的解释,虽然理解不同,但基调都是一样的,都是悲伤,悲哀和失落,我们想想这一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单从形象来看,春心、杜鹃啊,大家想想这个季节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生:高兴。

  师:“喜柔条于芳春,悲落叶于劲秋。”春天应该是一个万物萌发的季节,为何作者用了这两个典故却表达的是悲伤、哀婉的情感【板书:哀婉】,可以这样写吗?这是什么样的手法。

  生:是反衬。

  师: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曾经说过: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一倍増其哀乐。他的哀婉之情是通过有固定情感指向的意象体现的。【板书:意象】诗歌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意象,杜鹃这个意象,不仅仅是李商隐一个人在用,也不是他第一次用,前人后人都在用。前面大家学过的例子,苏轼的“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杜鹃是一个悲伤的调子,在中古典诗歌里面有了一个固定的调子,再比如说,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可以表达杜鹃这个形象,李商隐用它传达了自己的情感,我们以之为媒介,能通过它读出两种情感。这句话就到这里,我们分析下一句“沧海月明珠有泪”。

  生:沧海月明珠有泪,这句话应该是化用南海鲛人的故事。《博物志》卷二有说:“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如绩,其眼能泣珠。”,我觉得表现了时光流逝。

  师:打断一下,怎么体现时光流逝?

  生:年华像珍珠那样珍贵,就表现了李商隐对年华流逝的恍惚和失落。

  师:很好,一方面结合诗歌的基调,一方面诗句里明月、夜明珠,是美好而短暂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shangyin/33620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