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柳宗元独钓寒江雪(2)

柳宗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中国古代写雪的诗歌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寂静,“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的斑斓,“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的雄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烂漫……而这首《江雪》给人的第一感觉?只是两个字:干净。“千山”,“万径”,何其广阔的世界,却是鸟绝人灭,雪白得耀眼,干净得刺目。不由得让人想起《红楼梦》中的那个一片真干净的“白茫茫世界”,这不能不让人把它与柳宗元的佛教信仰联系起来。

  中唐时期佛教颇为盛行,柳宗元的母亲笃信佛教,他十岁的女儿病重后也削发为尼,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不对佛教产生亲近。特别是被贬黜之后,与柳宗元交往的僧人很多。他刚到永州时无地可居,就寄居在当地的一家寺庙龙兴寺,并与该寺的和尚重撰过从甚密。柳宗元早年曾受禅宗影响较大,到永州后则对净土宗更为偏爱。净土宗强调?格的修道实践,赞同“有相净土”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显然,此时的柳宗元之所以属心净土,是为了给憔悴疲惫的灵魂寻得一方栖息的天地。《江雪》里的世界与其说是柳宗元身外的风景,不如说是他心底的一片净土,那里寂静辽阔冰清玉洁,不管外面如何喧嚣,它始终宁静自若了无尘埃。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uzongyuan/3022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