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刘禹锡与柳宗元散文的异同(2)

柳宗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与柳宗元一样,刘禹锡也广泛学习前人的作品,注意兼收并蓄。首先,他重视儒家经典的学习,自幼通习《诗经》、《尚书》,权德舆在《送刘秀才登科后侍从赴东京观省序》中就曾提及禹锡幼年已能熟诵《诗》、《书》一事。刘禹锡自称喜爱《谷梁传》、《国语》、《史记》等文章,在他的散文中可以找到这些文章的影子。前人还曾指出过刘文仿效《离骚》、《荀子》、《韩非子》、《鬼谷子》、《汉书》以及六朝骈文辞赋的痕迹。宋人洪迈曾指出刘禹锡《因论・儆舟》一文对《汉书・蒯伍江息夫》以及《荀子・成相篇》的成功模仿,并说明其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在模仿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行文节奏,使得文章音节铿亮、富有韵律,因而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宋人王应麟同样指出刘禹锡《因论・叹牛》中“员能霸吴属镂赐,斯既帝秦五刑具,长平威振杜邮死,垓下敌禽钟室诛”和《因论・儆舟》中“越子膝行吴君忽,晋宣尸居魏臣怠,白公厉剑子西哂,李园养士春申易”等文句对《汉书・蒯伍江息夫》的效法,而明人杨慎则认为禹锡的上述文字发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下》中“门人捐水而夷射诛”六句。王氏还指出刘禹锡《口兵戒》一文对《鬼谷子》的效仿。近人林纾认为刘禹锡《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宣州刺史兼御吏中丞赠左散骑常侍王公神道碑》一文凝重的句式和典丽的措词,出自于班固的《汉书》;还指出禹锡的《吊马文》发源于《离骚》,并带有六朝骈文辞赋的气息。总体而言,刘禹锡散文创作取法广泛、转益多师,但其中影响最大的还要数汉代刘向和班固的文章。刘禹锡自称是汉中山王刘靖的后代,与汉景帝有血缘关系,而刘向也是汉皇族楚元王刘交的后代,这可能是导致他格外推重刘向文章的一个原因。刘禹锡的一些文章宏通辩博、典雅厚实,确实很像刘向的文风;而刘禹锡的碑志大多深厚严密,与班固《汉书》句式整饬、沉稳密丽的文风极为相似。刘禹锡的寓言短论则受诸子散文的影响较深,在《因论》七篇中作者皆以“刘子”自称,显然有模仿先秦诸子的意味。  总的看来,刘禹锡和柳宗元在散文取法对象上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首先,二人在取法对象的选择上皆有着开阔的视野, 能够纵横百家、广泛学习,较之“非先秦两汉之书不敢观”的韩愈以及古文运动前驱者萧颖士、李华之属是更为高明的;同绝大多数传统文人一样,刘柳二人的散文创作都注意学习和借鉴儒家经典。但相对而言,柳宗元更强调这一点,而刘禹锡则受诸子散文影响更多一些,这也许是柳文较刘文更为后人所看重的原因之一;二人对《谷梁传》和《国语》都很感兴趣,其峻洁缜密的文风对二人的文章均有影响;屈原的《离骚》对二人的影响也很大,二人文章多具象征性和讽怨性,正是出于对《离骚》精神的继承;对于汉代的文章,刘禹锡于两汉之文都很推崇,除了喜欢刘向的文章外,还多效法《汉书》,柳宗元则偏爱西汉;二人皆爱读司马迁的《史记》,然柳文受其影响更深,其单行奇字、疏荡跳踯文风皆导源与此;六朝的辞赋骈文则对刘文的影响更大。例如《唐故相国李公集纪》等文,词彩和句式显得密丽典重,接近六朝的文风,这是柳文中所少有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uzongyuan/32038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