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全新解读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和社会(3)

柳宗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中晚唐的藩镇之乱

  下面我先来说说藩镇之乱。柳宗元出生后,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了,可藩镇之患却深深植根于唐朝的社会里。到宪宗时,藩镇由玄宗时的九镇增至四十八镇。开始时,藩镇只授给军权,可后来节度使逐渐坐大,集经济、军事、行政于一身,统领少则数州,多则十几州,成了游离朝廷之外的独立王国。唐德宗姑息藩镇,他在位时,有的藩镇终身占据一地也不离开。藩镇间有时相互攻伐,又时常结伙一起向朝廷发难,还会与朝臣勾结争利。到后来藩镇沿袭世袭制,父子相承,或由亲信继承,再逼朝廷下诏承认。他们在所辖州县,任意所为。

  元和末年的韩弘,镇据大粱二十多年,从不向朝廷交赋税,他库存的粮食就够当时朝廷一年养兵用的。那时社会矛盾错纵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皇权与藩镇政权平时是共生相容的,只有到矛盾突起时才发生战乱。永贞革新带头闹事的藩镇韦皋,他在四川经营了二十一年,四川是天富之国。韦皋一方面加倍征收赋税,向皇帝送丰盛的财物固宠:一方面给士兵大量赏赐安抚他们。士兵结婚﹑嫁女﹑有丧事,都供给花费。士兵用命,使他得以安稳坐镇西川。韦皋自己任用官吏,年头久的幕僚就去做刺史,卸任要回幕府,而不让去朝廷,那是怕泄露他的所作所为。有时府库充实时,他也会宽待百姓,三年免一年的租税。韦皋死后,蜀人心服他的智慧又害怕他的威势,都画像供奉他。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正月十七日,韦皋死,刘辟自做留后,因得不到朝廷的承认就造反了。

  柳宗元幼年屡遭藩祸

  柳宗元小时候是在藩镇作乱的战火中度过的。从三岁时起,屡屡遭遇藩祸。他九岁时,藩镇田悅与李纳、朱滔、王武俊、李希烈等五人勾结,纷纷称王称帝,公开与朝廷对抗。十一岁时,泾原平叛兵途经长安时,因没得到朝廷的赏赐发动了兵变。德宗慌乱中只带太子等一百多人逃出了京城。这时闲居在长安的卢龙节度使朱泚趁乱称帝,杀死了没来得及逃走的七十七个王子、王孙和郡王、公主,给德宗朝致命的打击。

  十二岁那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反。李怀光本来是平定安史之乱名将郭子仪的部将,他奉诏救驾,因不满朝政,也与朱泚勾结反叛了。握重兵的藩镇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一不随意就刀枪相见。

  柳宗元十三岁那年,随父在夏口经历了平息藩镇的战事,事后他曾代一个称崔中丞的人写表称贺。刘禹锡后来在编《柳集》序里记载了这件事,说:“子厚始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这件事一时成了当时人们传颂的佳话。元和十年还发生了在京城诛杀朝臣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因上疏要求赦免叛乱藩镇吴元济被拒,与宰相武元衡结怨。王承宗派人埋伏在上早朝的路上刺杀了武元衡,并把头砍下来带走了。同时遭刺杀的还有御使中丞裴度,幸运的是裴度侥幸逃过了一劫。在天子脚下,公然敢明目张胆地刺杀朝廷重臣,藩镇横行猖獗可见一斑。武元衡曾因政见不同与柳宗元等人结怨,柳宗元后来再次遭贬不用也与武元衡有关。武元衡遇刺时,柳宗元在柳州,当听到武元衡的死讯,一向待人宽厚大义的柳宗元并不是幸灾乐祸,以怨相报,而是作诗《古东门行》谴责这件事。柳宗元对朝廷的无能表示不满,嘲笑宪宗只会安抚死者,讥讽“万金宠赠不如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uzongyuan/33245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