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陋室铭》教案(3)

陋室铭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陋室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明志,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要贯穿“以读会意”的方法。在读的方法上要灵活,可由教师范读、学生推荐朗读、比赛读等。让学生自学,找出生僻字,由老师帮助解决。疏通文意,然后背诵课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题目引导完成。

教学时数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说。)唐朝刘禹锡却喜欢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及文体。(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要求:记住作者及文体。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

  2.本文统领全文的词语是什么?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分析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明确:(陋:不华美、狭小。馨:香气散布很远。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牍:古时写字用的木简。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指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

  2.统领全文的词语是哪个词?

  明确:(德馨。)

  3.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写,抒发了作者高雅自适的生活情趣。)

  4.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明确:(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勉,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结尾引用孔子的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研读赏析并阅读全文。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①解释下列词语。

  名灵劳形

  ②文章点题句是什么?

  ③以古代圣贤自比的句子是什么?

  ④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什么?

  ⑤文中的“仙”和“龙”比喻什么样的人?能概括全文大意的词是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著名。灵异。使身体劳累。

  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

  ⑤品德高尚的人。德馨。)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点题德馨

  室写景状物

  室内人高雅情调

  言志君子

  山、水——————陋室—————诸葛庐子云亭——————何陋之有

  名、灵——————德馨—————环境交往情趣————陋室不陋

《陋室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规范翻译。

  2、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

  3、学习类比、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类比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的誓词:“学习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引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秋词》《浪淘沙》等。

  刘禹锡因参加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让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怨言,便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即兴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城中的一间房子中。刘禹锡又提笔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这位势利的县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

  铭”的文体特点:

  铭,本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是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铭文。语言的特色:押韵、简约、开阔、优美。

三、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学生自读后屏幕出示朗读节奏,齐读。

四、课文字词:

  德馨( )苔痕( )鸿儒( )

  案牍( )西蜀(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在于。名:著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则:就。灵:灵异,神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是:判断动词。惟:只,只是。吾:陋室主人。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到。入:映入。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正常语序应为:苔痕绿上阶,草色青入帘。

  谈笑有鸿儒。鸿:大。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可以调素琴:弹奏。素:不加修饰的。

  阅金经:这里指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却因为居住的人有名而受到人们的敬仰。

  孔子云:“何陋之有?”云:说。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何陋”是“有”的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

五、翻译课文。

六、质疑探究:

  1.文中哪两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的?都有哪些特点?(分别用四字概括)

  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博学高雅

  日常生活:闲适恬静

  3、结尾“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引用孔子的话,再一次证明“陋室”不陋,紧扣题目,以反问作结,铿锵有力,发人深省,突出了中心。

七、写作手法: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

  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山水写起,以“山不高”、“水不深”类比为“陋室”,以“仙”“龙”类比为“吾”,暗示陋室不陋。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不陋,从而点明短文主旨。

  2、《陋室铭》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作者的什么样的情趣?

  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山水写起,以“山不高”、“水不深”类比为“陋室”,以“仙”“龙”类比为“吾”,暗示陋室不陋。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不陋,从而点明短文主旨。

八、仿写:

  多媒体出示《交友铭》和《教室铭》

  学生仿写小组推举代表展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oushiming/418940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