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从《骆驼祥子》分析老舍小说的思想内涵(2)

骆驼祥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骆驼祥子》中老舍直鞭祥子是“不幸社会病胎里的产儿”,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可畏一语中的、一剑双雕。老舍既控诉了那样一个把人变成鬼的社会,又直斥了祥子自身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祥子为买一辆人力车,历尽艰辛,饱尝委屈,三起三落,欲独立而终不得,是因为他面对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他无法与它抗衡,它却能把他变成它病态的产儿,把他从人变成鬼。祥子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样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其实,他梦想的全部就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但是,像祥子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刺儿头”,堕落成社会的垃圾,可见这个社会的罪恶。于是老舍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要刺儿含有一些公理。”

  老舍在把一切归罪于万恶的旧社会、旧势力的同时,他的笔也毫不留情地对祥子的自甘堕落给予了尖锐的批判,祥子的堕落不仅在于外在的社会压迫,还在于内在的自渎心理。这正是老舍作为大手笔的过人之处,唯其如此,祥子的命运悲剧才更具有警世的力量。当然,在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过程中,虎妞的介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剥削家庭造成了虎妞的不幸,而她又造成了祥子的身心崩溃,这是不是有点像瘟疫,由社会传染给虎妞,再由社会和虎妞传染给祥子!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用大量的笔触描绘了祥子为实现自己的生活愿望所做的种种努力。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尽管他怀有改变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他的人生理想是狭小的,他的斗争手段是错误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实现买车的理想时,他便失去了生活的全部意义。小说的末尾,老舍明确指出祥子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在深切的惋惜之中包含着批判。整部作品,在控诉旧社会吃人的同时,也宣告了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道路的破产。这就比之一般的暴露黑暗现实作品具有更深一层的社会意义。老舍还通过一个老车夫的口,意味深长地指出:“干苦活的打算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吗?……赶成群,打成阵,一阵儿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光!”尽管老舍这种改变国民劣根性的提法还比较模糊,但却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老舍在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反思、控诉与批判上已有崭新的结论了,这是老舍小说的巨大进展。

  纵观以《骆驼祥子》为代表的老舍的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似断实续的基本主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解剖、控诉和批判。老舍继承了从鲁迅开始的关于“国民性”的思考,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了自己新的开拓与新的特色。从20年代到40年代乃至以后相当长的历史跨度中,老舍始终在自己的创作中坚持多侧面探索这一重大问题的热情。在《骆驼祥子》中,老舍还通过以祥子为代表的底层贫苦市民的热情而深具痛惜之情的注视,形成了文化批判的另一侧面,从批判国民精神到抨击社会制度,直至《四世同堂》,老舍已上升到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遗传病的新的思想高度,那种满怀对民族更新的信念也更加坚定。总之,老舍是继鲁迅之后坚持不懈地反思民族传统,以文化批判意识著称的杰出作家。  参考文献:

  [1]《骆驼祥子》,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范伯群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uotuoxiangzi/737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