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囚首垢面的鲁迅阅读理解(2)

鲁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④对生活极不讲究的鲁迅,对书事却极为认真。少年时因为一本新买的《毛诗品物图考》上有一点点墨痕,他不辞麻烦地跑去书店,换了几遍,直到书店伙计厌烦了,对他戏说这比你姐姐的脸还白呢。从此他再也不去那家书店。成为文坛中心人物后,他为身边的文学青年的书稿做编辑校对工作,其认真程度,至今仍值得每一个编辑学习。对自己著述或所编辑图书杂志的装帧设计、编校质量,他用心之考究,几乎达到吹毛求疵的程度。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

  ⑤鲁迅幼年丧父,靠母亲和姐姐给人洗衣度日,所以物质上清苦点,对他来说,已不算什么折磨。物质上清苦的鲁迅,用毕生心血垒砌了一座精神的丰碑——《鲁迅全集》,它就像一幢巨大建筑,是由零碎的一石一木累叠而成的。

  ⑥德国哲学家西关尔说,货币只是一条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人永远无法在桥上栖居,最终能够让人安然栖居的,是自己的心灵。

  ⑦虽然囚首,虽然垢面,但先生的心灵,永远是清水一滴。

  1.本文赞扬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他的心,是一滴清水,无论外界如何烟霭迷蒙,清者自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永远无法在桥上栖居,最终能够让人安然栖居的,是自己的心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对书事极为认真”,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②段用整段文字写爱因斯坦。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淡泊物质生适,追求精神(理想)生适。

  2.(1)爱因斯坦心灵高尚,不受世俗名利的诱惑和干扰,永远永远保持纯净的本色。

  (2)人永远不能只靠金钱而活着,内心充实、志趣高洁才是人生应该追求的最终价值。

  3.①不辞麻烦换新书;②关爱青年做编校;③编著作品严考究。

  4.爱因斯坦生活朴素,成就巨大,淡泊名利,与鲁迅先生极为相似。用爱因斯坦的形象衬托(烘托)鲁迅先生形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uxun/23297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