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什么是鲁迅?例谈《社戏》片断教学(3)

鲁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什么是鲁迅,三个语气词见真情

  在看社戏前的波折中,当“我”知道自己不能去看戏时,文中写道:“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这里,有学生提到,这里出现了三个“了”字,有没有什么含义。笔者觉得,这确实是一处非常奇特的语言现象,甚至自己教了三四轮都没发现。于是,笔者通过让学生重音朗读三个“了”字,学生明显感觉到,这“了”字表达着丰富的情感。这里三个“了”字,既能传达出我非常想看戏却无法看的无奈、遗憾之情;又能传达出对朋友都去看戏而不带上“我”的羡慕、责怪之情;还能传达出我急切想到戏场的渴望、焦躁之情。

  这里,简简单单的三个“了”字,却把“我”当时的心情全都生动地再现出来了。

  其实,不仅仅这些,在《社戏》中鲁迅用字词的经典到处可见。再比如,文中讲到六一公公问“我”看戏吃透时写道:“‘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这里第二个“好”字前有没有一个“很”字,读起来大不一样,当我们去掉“很”字后,通过朗读,我们能感觉到,两个好“字”,两次“点头”是机械的重复,这样,“我”回答六一公公时的状态就显得是应付的,回答的态度也显得不够真诚。而加了“很”这个副词,这两个形容词和这两次点头的动作就变得非常贴切,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鲁迅运用副词的功力。

  再比如,在教学中,笔者和学生一起赏析了小说中“我”回乡下生活的片段。当时,“我”和小伙伴是一起钓虾的,但钓虾回来后,文中写道:“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其中“照例”一词看似用得不准确。因为既然大家一起钓到了一大碗虾,那“照例”应该是小伙伴们一起吃的。但文中却说“照例”是归我吃的。但这一不合常理的“照例”,却恰恰表现出了平桥村人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也表现出平桥村孩子的懂事、谦让、朴素农村孩子的优秀品格。

  什么是鲁迅?通过这次和学生一起钻研和学习,品味鲁迅运用文字深邃精妙处。笔者觉得,这就是鲁迅,他是语言的大师,他是思想的经典,他是文学的化身。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uxun/3207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