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赏析陆游《书愤》(2)

陆游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颔联,写作者在镇江前线时,雪夜遥望瓜洲渡口宋军高大战舰;在南郑前线上,乘秋风,跨铁马,奔驰在大散关道上。这是陆游亲历的两次难以忘怀的抵抗金兵战斗。“瓜洲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面的瓜洲镇,此事指宋孝宗隆兴二年,陆游任镇江通判,劝说支持张浚用兵,准备北伐事。“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边界,此事指宋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做王炎幕僚,曾筹划恢复中原大计,领军队强渡渭水,策马直驱大散关前线与金人作战。作者采用列景手法,两句用六个名词简洁却巧妙地写出了战斗的情形和作者想抗金杀敌的心情。宋朝的军队曾经在东南瓜洲渡和西北的大散关打败过金兵,一处是在冬天, 一处在秋天! 一次是兵船作战,一次是马队交锋。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战生活,流露出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

  颈联,叙自己的豪气尚在,但壮志难酬。隐用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比“万里长城”的典故。是说自己曾以捍卫国界的名将檀道济期望自己,可惜志愿落空,如今衰老,一事无成,无限感叹哀伤。深切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想为国立功却又报国无门忧愤。本诗语言精练,概括力强,前三联写出了作者青、壮、老三个时期的不同感情与生活情况,青年时期的爱国豪情,壮年时期的意气风发,老年时期的壮志南酬,作者虽然壮志犹存,但抗金复国的愿望还是落空了,究其原因是南宋朝廷内部的妥协投降路线所造成,国无良相,庸人误国,令人义愤填膺。

  尾联,慨叹世无名相,国事不堪设想。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临行写了《出师表》给后主刘禅,千百年来,谁能够和他的忠义智勇相比呢?作者借缅怀三国时的诸葛亮,希望现在也能出现一位如他那样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把侵略者赶出家园。我们知道,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方面表示北定中原的决心,一方面规劝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对政治提出了建议,这样的结尾自然是含义深刻,发人深省,这两句也是慨叹现实小人当权,没有象诸葛亮那样的忠义智勇的名相。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uyou/2529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