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孟浩然诗风的 “清淡”(4)

孟浩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

  孟浩然的“清淡”不仅体现在题材之中,还表现在叙述笔调的运用、抒情方式、语言艺术等方面。他的诗不论是写景或抒情,总喜欢用叙述的笔调,所抒发的感情也是淡然平易的。如《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首诗是思念友人之作。作者因思念友人而登高望远,时值清秋时节,薄暮时分,北雁南飞,正是悲秋思人的气氛。但诗人却没有明写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是以记述的笔调写眼前之景:近处,农人们三三两两从田间归来,有的从沙滩走过,有的在渡口歇息,悠闲自在,从容不迫。远处的树木细如芥菜,弯弯的小舟停泊在江边,朦胧中如一弯新月。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而是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在这四句诗里,作者在平淡中创造出高远清幽的境界。最后两句“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头,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点明主题。

  就抒情方式而言,孟浩然的诗歌没有强烈的渲染,只是在叙述事件和描写景物中淡淡的流露。同样是描写瀑布,李白的诗歌大气磅礴、气势夺人,“诗仙”热烈奔放的激情和瑰丽绚烂的浪漫主义诗风一览无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而孟浩然描写瀑布却是近乎水墨画的淡淡描述: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上来四句,诗人用淡笔随意一挥,便把这江山胜处的风貌勾勒出来了,而且还传递了神情。试想在那千里烟波江上,扬帆而下,心境何等悠然!一路上不见名山,直到船泊浔阳城下,头一抬,那秀拔挺出的庐山就在眼前突兀而起。四句诗,一气呵成,到“始”字轻轻一点,舟中主人那欣然怡悦之情就显示出来了。诗人写出了“晚泊浔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然而,尽管“精舍”很“近”,诗人却不写登临拜谒,笔墨下到“空闻”而止,“望”而不即,悠然神远。清人王士祯极为赞赏此诗,说:“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menghaoran/2525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