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孟浩然诗作“冲淡中有壮逸之气”(2)

孟浩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壮逸

  孟浩然的诗融风骨、声律、兴象于一体,可谓是盛唐气象的代表。所谓“孟浩然诗祖建安”,浩然虽一生布衣,隐居田园,但他的作品并没有消极避世的隐士思想,而是有一股“壮逸”之气。时代背景、个人遭遇和性格特点,使得原本难以相容的入世情怀和超越志趣,在孟浩然这里实现了统一,这也是他的伟大之处。

  唐代充分吸取了前人教训,进行了制度改革。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完善,为广大寒族士人提供了一条入仕、从政的道路,一代又一代的下层士人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源源不断的进入仕途,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开明宽松的统治方式,给予了士人坚持己见、发挥才干的机会,激发了人们对政治理想的向往。这些无疑培养了人们积极入世的态度,也助长了人们对个人才华的崇拜与自恃。孟浩然也不例外。早年的孟浩然有强烈的仕进之心,所谓“俱怀鸿鹄志,共有��心”,盛唐开明、昌盛的气象滋养了孟浩然性格中旷达、豪迈、壮逸的一面,使他能够在仕途受挫之后并没有选择像魏晋名士那样避世归隐,而是寻求一种更健康、更豁达的方式:游历南北,赏山水之乐;归隐田园,偕农家之趣;吟诗会友,品淡泊之味。

  孟浩然在游历山水期间,接触到了许多壮丽的景观,于是他用奔放、超逸的笔调状写山水,给人以雄奇豪迈之感。例如《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谈。……照日秋空迥,浮云渤�宽。鹭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涛声如雷,百里可闻,秋空高远,水天相接,惊涛如雪,寒意袭来。气势雄浑,笔力雄健,虽未直接描绘潮来的惊心动魄的景象,但通过侧面的烘托,渲染出一种气势逼人之感。再如《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登临岘山,满目秋景,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岁月蹉跎,无数圣贤、英雄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自己何尝不想像羊公那样留名于后世,供人们缅怀。全诗表达的是一种浑阔的怀古情结,所谓“意到气足,自然混成”,给人苍凉悲壮之感。

  此外,孟浩然的许多抒怀感叹诗,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以及失意时的愤懑不平之气,一气呵成,气势雄浑,别有一番景象。例如《田园作》“冲天羡鸿鹄,争食皆鸡鹜。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作者叹息自己年已三十犹居田园,叹息无人举荐,空怀一腔抱负,鸿鹄之志难以实现。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于仕进的渴望,以及不遇的愤懑,感情强烈真挚,沉郁中有一股刚健之气,全无幽咽凄婉。

  如果将孟浩然的诗作严格划分“冲淡”或是“壮逸”,恐怕难以界定,因为他的诗更多的是两种风格交融在一起。“盛唐人的人生态度普遍有诗化的特点。他们有冲淡的情怀,也有壮逸的情怀,可是没有人像孟浩然在同一时间、同一首诗里把两种情怀统一的像孟浩然那样完美。”王维长于冲淡,李白长于壮逸,孟浩然则很好地将冲淡和壮逸结合起来了。人如其诗,正如王士源在《孟浩然诗集序》中描述的那样:骨貌淑清,风神散朗,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menghaoran/29723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