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木兰诗》教案(3)

木兰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第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虚指),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操办而又井然有序。

  4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嬗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七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的1,三的1、3,四的3。 2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详略叙述的恰当。 一复习第一部分。

  二(课前重书上节课的板书)由上节课分析的木兰代父从军,奔驰征途,引导继续分析后文。 (一)分析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mulanshi/3173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