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原文及译文(2)

欧阳修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参考答案

  6.(3分)C(易:容易)

  7.(3分)D(之:结构助词,的。A.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凭借,凭借……的身份;B.于:介词,表被动/介词,在;C.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8.⑴(3分)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句意,1分;“穷贱”、“切切”各1分。若译文句末缺失了问号,在照常赋分基础上,扣1分。)

  ⑵(3分)又因为跟我交往的人偏爱我的私心,有的过分地称赞我的文字。(句意,1分;“相爱”、“过称”各1分。)

  ⑶(4分)不只是顺应时俗取得荣誉而已,如果您的文章达到最高境界,这价值(或:您文章的价值)可与两汉士子的文章比肩。(句意,1分;“非徒”、“至〈达到了极点〉”、“直”〈同‘值’,价值〉各1分。)

  9.(3分)⑴中进士前,随波逐流,文字浮薄,徒有虚名;⑵中进士后,独标高举,致因言获罪;⑶时文风俗已变,学好可与两汉之士比肩。(每点1分)

  二: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 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

  【解析】:B而又辱之,辱:敬辞,屈尊给我书信。和《报任安书》中的“曩者辱赐书”中的“辱”词义一致。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

  【解析】:A两个以均是介词表原因,翻译为因为;B前一个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表转折,译为“却”;C前一个远指代词,译为“那”,后一个是副词,表商量的语气,译为“还是”;D前一个表被动,译为“被”,后一个是所字结构,当助词。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解析】:C作者只是借自己的遭遇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并非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解析】:断句应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曰”“云”“言”等字,常用虚词是标志,常见如下: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答案示例: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

  【解析】:注意判断句的翻译,“安”表反问,答案示例: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4分)

  【解析】:“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工”是“工巧”的意思,“也”是判断句的标志。答案示例: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ouyangxiu/58679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