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悲剧意识(2)

平凡的世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0年浩劫发展到70年代中期,它的灾难性的后果便暴露无遗。中国广大农村那种普遍的贫困已是1个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勤劳本分辛苦大半辈子的孙玉厚1家的光景仍然那么“烂包”;醉心“革命”的孙玉亭整天只顾趿着破鞋4处闲逛,不管家里人吃不饱,穿不暖的困窘,还经常死皮赖脸到哥哥家要“救济粮”……农村地区到处充斥着贫困与饥寒。

  然而这又是1个酝酿变革,充满希望的年代。“4人帮”反动集团的覆灭,使中国大地恢复了1些活力与生机。而这个历史时代的特殊悲剧色彩,就表现在已进入新时期的人们,却依然受着极“左”思想的桎梏,双水村的党委组织就是这样1个典型。双水村人以满腔热情迎接1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时,村里的党委组织看到了大势所趋,党支部书记为了显示对上级指示的拥护,也为了证明自己作为1个领导者的魄力,凭着个人英雄主义策划了大规模的炸山造田计划,不顾村里人的反对,武断地采取行动,结果却以悲剧收场……

  1场变革势在必行。双水村这样1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是中国农村社会的1个缩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走道路,从这样1个烂摊子起步,就应该从贫困这个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而不宜走苏联的老路。但由于长期受苏联模式影响,党内思想僵化,形成呆板的经验主义、教导主义,把本应实施的建设的方针政策看作是违反原则的“歪门邪道”,因而也就出现了如同双水村、石圪节公社出现的充满暴力的“劳教”农民的残酷作法。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往往含有喜剧成分。在实行“劳教”过程中,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居然把疯疯癫癫只会说1句“世事要变了”的田2送去劳动改造。这实在让人啼笑皆非,但在这种喜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更深层次的悲。它让我们看到盲目干实际上反而偏离的轨道,把这段历史引向悲剧。③  《平凡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1幅历史性悲剧的画卷,真实而深刻地再现了中国在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中所遇到的坎坷,预示着中国人民即将摘掉贫困的帽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pingfandeshijie/20380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