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

平凡的世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

  ——平凡人,什么在yin影响你的命运

  无论历史经历了怎样的变革,无论世代经过了怎样的变迁,于当事人而言,个人不过是大时代下一颗平凡而微末的星辰,时过境迁后,一切终归于平淡。尽管文学终难以避免时代的烙印,但不论是讲风雨如晦的文革,还是日新月异的时代,路遥先生皆以平和朴素的笔调,将那些最平凡的人们的故事缓缓道来,这是最难能可贵之处。

  每个人都曾是历史变革的主角,每个人在平凡中寻找生的意义。年少时期最好为人师,常以自己的一点儿经历便推测他人是否过得幸福,胡乱施以莫名的同情或羡慕,如今看来是全然不必要且可笑的。《平凡的世界》最恰到好处掌握了这种客观,黑煤窑里炭工也好,省委书记也罢,不能说谁一定就是幸福或者不幸的,每个人都有其局限性,难以避免地要经历纠结、挫折和痛苦,不得不力所能及地劳动,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只要一个人的心灵感到富足和充实了,他就应当是幸福的了吧。

  不由思考,人的命运究竟在受什么影响?

  私以为,与主观的思维局限性及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都有不可分割的因素。以书中主人公少安和少平为例。

  在双水村这一小环境下,孙少安作为家中老大,早已展示出他的“才能”,被村里人称为“能人”,却由于一边受到大跃进、文革时期集体农耕的影响,一边承担家庭的重负,虽每日辛劳,却无法切实地改善家庭贫困凄凉的状况,这是由于环境的局限性造成的痛苦。一旦新时期来临,环境发生改变,办砖场、贷款融资,这种局限就不复存在,他就能有一番成就。然而,过早的辍学导致他文化知识的缺乏和视野的狭小,思维的局限往往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悲剧,譬如他无法向弟弟一般勇敢地跨越阶级追求自己的爱情。而有些思维的局限却可以通过成长中的实践教训得以提升,商业交往的明枪暗箭起初他并不熟悉,以至于缺乏戒备之心,失去自己的判断,仅凭一己经验和感情冲动,给砖厂生意带来极大的风险。一次失败经历的反省再加之弟弟的循循引导,他才终于回归正轨,也使思维来到更广阔的一片天地。

  同样地,家庭的重负让少安的弟弟孙少平自幼敏感早熟,虽然受时代环境局限的影响,他无法攻读大学,但读书的习惯和在县城上学的经历让他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也更加深邃。这使他虽然与晓霞处于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身份,却能够在思想上得到共鸣。也使他选择更加独立的生活,即使身处不见五指的黑煤窑中,即使心灵和身体均承载着无限痛苦,他都能从中找到劳动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并对这样的痛苦充满幸福和感激。

  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而人的生命正是在煎熬中才强大起来!我想这就是这部浩瀚长卷,想要告诉我们的,关于生命的真谛。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

  一、苦难的路遥

  路遥,出生在极端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儿时吃不饱、穿不暖、在受到家境好的小伙伴欺负之后还要被父母责怪小该去招惹别人的记忆使他对苦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7岁那年,更是被父亲一路乞讨送给了伯父家做继子为了能读上书,他没有哭闹,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穷人的孩子甲当家”,尚在年幼的路遥知道了生活的残酷和艰辛,懂得了只有依靠自己,不停地努力、抗争,才能不被打败,不被吞噬。童年的苦难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个性品格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革开始后,他受到了影响。1969年底回家务农,期间打过工、教过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并开始文学创作。应该说,路遥的作品并不是很多,但精品很多,因为字字血泪,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谱写赞歌。最终,路遥倒在了自己热爱的创作道路上,留给世人太多的遗憾。

二、苦难中所凸现的伟大品格

  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落差巨大,在这样大的现实背景之下,人们被金钱财富所左右,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追求生命的意义对于许多人来说变成一个笑谈。一些作家只提声望不提尊严,大部分作家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路遥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中,他告诉我们人应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活着,他告诉我们在人生中无论在何种的困难条件下,都应保有作为人的伟大品格。那么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弘扬的伟大品格体现在何处呢?

我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他笔下的人物在苦难中仍具有爱人、宽容的品格。《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高中时代是在70年代度过的,那时家里穷,可他特别喜爱读文学书。在班上开会或政治学习的时候。他偷偷把书藏在桌子下面看。不久他这种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就被人给班主任揭发了。告密者就是离他座位不远的跛女子侯玉英。对这样一位伤害过自己的人,孙少平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在汹涌的洪水之中,冒着生命危险,把侯玉英从洪水中救起,孙少平的胸襟是多么伟大!孙少平的精神是何等地崇高!

  第二,他笔下的人物在苦难中仍能保持勤勉、助人、坚忍的性格。《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自幼丧父,是他供养母亲,将弟弟拉扯成人。为了给弟弟成亲,他背了多年还不完的债;当弟媳提出分家时,他又让出祖居的窑洞,自己携母牵子借居别家。他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毫无怨言。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窑洞,又让给了新婚的大儿子孙少安。生活真是太沉重了,全家老少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白馍,但他们都不去咀嚼自己的痛苦,而是勤勤恳恳终日劳作。小女儿兰香每天放学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去拾柴,干这儿干那儿。从不用父母指使,好吃的从来都最先让给奶奶。这是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念所泯灭不了的人的尊严,是古老传统中的人性因素,是贫穷的`黄土高原开放的精神花朵。它的奇异力量,溶化着人生的苦难,维系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生命繁衍。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永远让人激动不已的书,这么多年,它确确实实改变了我,每一次想起这本书,想起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想起孙少平那正直的心灵、不屈的灵魂,想起田晓霞那风风火火的爱情、热情活泼的性格,想起孙少安的朴实、田润叶的善良……我的心便会抑制不住地激动,眼圈会莫名地潮湿。

  记得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1995年,那时候我还在读高三,压力很大,心情总是很压抑,整个人都很消沉。常常是手里拿着课本,脑袋里却一片空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无聊的时候只好四处寻觅一些所谓的“闲书”来打发时间。有一天放学的时候,看到同学的桌子上放着一本《读者》,就顺手牵羊地翻开看看,结果第一眼就看到这样的一句话:一个大学生说,他和女朋友分手的时候没有哭,看《平凡的世界》却哭了三次。我看到这句话之后,就笑了,不过心里多少也有些好奇,于是到处去找这本书来看。后来从一位朋友那里借到了,厚厚的三大本,墨绿色的封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别人这时候都在教室里争分夺秒地复习,我却一个人躲进了房间,开始了“平凡的世界”之旅。

  7天时间,我几乎没干别的,除了吃饭和睡觉,我整个人都陷入到书中的世界了,那被人遗忘的农村生活,那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那种朴实和真诚,彻彻底底地将我震撼了。这是一部真正的苦难之作、心灵之作和生命之作。实实在在的生活,普普通通的日子,平凡的小人物却有着不平凡的灵魂,面对生活里真实的苦难,永远高昂着不屈的头颅,这就是人性里最光辉灿烂的部分,也是这本书的意义之所在。看完之后,我仿佛经历了一次生活的炼狱和灵魂的洗礼,一夜

  之间,我就长大了,真正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我开始振作起来,以一种关怀的眼光看待身边每一位普通的人。我渴望成为孙少平那样的青年,在社会的最底层打拼,流汗、流泪甚至流血,可以活得很清贫,但永远追求人格的高贵。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穿梭在城市与城市之间,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物,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流浪的日子里,有风雨也有温暖,有甜蜜也有忧伤。但每一次遭遇挫折和打击,痛了、累了,我都会翻开《平凡的世界》,所有的困难和委屈在它面前都会化为乌有,它是我个人的《圣经》,风风雨雨伴我前行。

  为了写作这本书,路遥献出了他的生命,但他那像泥土一样伟大的灵魂,却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感动着每一位善良、真诚的中国人。《平凡的世界》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已经成为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被我们仰视。

  平凡的世界,伟大的人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pingfandeshijie/38118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