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琵琶行读后感4篇(2)

琵琶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琵琶行读后感3

  生活总是在继续,为了生存,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女从生活的顶点掉到了底部,曾经的一曲红绡不知数沦为无管弦之声,这大大改变   了   她的音乐风格,使白居易也听之忘归。“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从而造就了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啊,普天之下,茫茫大众,谁能事事顺心如意?这个社会可怜的人很多,俗话说的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表面上不说而已,其实谁又知道他们内心的痛苦呢。这个社会就像鲁迅先生讲的那样:人吃人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我们去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来适应我们,如果你一味的埋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脱离社会,那么你最终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自我拓展)我也是社会中不受人关注的那一类人,只是一个平凡的学生。但是这17年来,敢说已经经历过一番了(虽然阅历尚浅),从家庭纷争到中考失利,再到经历生死离别……这种种痛苦更与何人说?我曾经跟我的同学说我已经看破红尘了,要出家当尼姑,要隐居山林……同学也开玩笑说等到你当上了学习部部长,千万别把部门经理得像个尼姑庵;有的也说语文好的人是这样的,脑子里总是想的与别人不同……

  唉!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有的说说便行了,还是好好把握每一天吧,要不然不是人人都要出家了?呵呵……

  琵琶行读后感4

  曾记紫薇郎,默对紫薇芳。紫薇郎不再,紫薇仍馨香。旧时红尘女,门前紫陌忙。岁月卷红尘,只余情凄伤。偶识寒江头,月映水苍茫。酒愁相杂糅,余音悲绕梁。

  花开花落,光阴荏苒。不朽的被永远传唱,随势的经不起时间涤荡。又读《琵琶行》,又有所思所想。

  乐天是幸运的,是勇敢的,敢于说不,也只落了个远谪的下场。他何故悲?在高堂坐久,难以适应江湖的苦难吧?

  他是个“无能为力”的人,见农夫苦辛,也只有“念此私自愧”了,做不了什么,也不知是不是不愿做,现在来到这江湖之中,是否感到了高堂的“自愧”呢?他辛苦为了他的理想,结果是悲凉,又有谁同情他?

  忽然,远处的琵琶诉说着一段不忍提起的往事,乐天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倾听,落泪,赋诗,千古。

  这段往事现今谁知晓?那琵琶?那江水?那月?只有诗,这诗,经千年咀嚼,早已成为固式,成为了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浮华褪尽,只留下苍白的无奈与无用的悲伤,远去的华舆卷起红尘滚滚,又有谁来听我倾尽悲肠?月影凉,心彷徨,物寒人伤,只有手中的琵琶还残存自己的体温,于是怆然一曲,引来千古传唱。

  千年之后,香魂重游,物是人非,讶然许久。重回故地,寻我的琵琶,却发现这是已枉然。但那诗句,却仍在,万古流芳,我嗔怒,为何曲我之意却可传?为何我之真情却不见?官官宦宦之迁升浊事,怎与我生而残凄之事相提并论!香魂不平,乐天仍在感受所谓“同病”。

  完全不同的境遇,却被曲解为“同是天涯沦落人”。对乐天,是斗争之败,会有重来之时;对琵琶女,是命运之悲,但远离繁靡之地岂不是解脱?虽是无奈,但谁又能说那商贾就一定“重利轻别离”呢?或许在远方的他也在思念妻子,可是谁又知道呢?说他的不是,可能是那女子的牢骚,或许是乐天的揣度吧。

  紫陌红尘扬紫薇,本是无情却有缘。谁知偶得《琵琶行》,引来千古误感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pipaxing/173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