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白居易的诗《钱塘湖春行》赏析(2)

钱塘湖春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再看近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玲珑,活泼,流利。在描述"早莺"、"新燕"时,白居易用的是"几处"、"谁家",而不是"处处早莺""家家新燕",那样的莺歌燕舞就用不着"争暖树""啄春泥"了。一个浓郁的春天哪有这零星的"几处"和不知"谁家"的意象让人的心中产生蓦然相逢的惊喜呢?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为人传诵,恐怕也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替时这种乍见的喜悦吧!诗人写景不仅写了一般的春景,更写了早春时节特有的景物。莺是歌手,它歌唱美好的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寓居季节的敏感,是春天的象征。是啊,树上的早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树。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也不知是哪家檐下的燕子,此时正忙过不停的衔泥做窝。一个"啄"字,也把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写活了。此句诗真是洋溢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所以诗人刚把视线从水运交接处收回来,就又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初春的美好世界中了。读着这句总让人有些眼角湿润,没来由的幸福。

  在对"早莺""新燕"进行描绘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到了脚下的花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花逐渐开得茂盛了,纷纷扰扰的花间,人眼渐渐变得迷醉;花绽放,草也跟着冒出了脑袋,可草也不深,踏马春游,小草淹没了马蹄。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和几个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的游山逛景,是多么让人惬意的事情啊。唐朝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是极盛的,连歌姬舞妓也都喜爱骑马踏春。白居易另一首诗《代卖薪女赠诸妓》"钱塘江上女,着红骑马是何人"也可看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antanghuchunxing/2341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