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分析秦观词的艺术特色(2)(2)

秦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柔情似水,佳期如梦。”(《鹊桥仙》)

  “小阑外,东风软。”(《梦扬州》)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水龙吟》)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八六子》)

  “轻寒细雨情何恨,不道春难管。”(《虞美人》)

  这类词语轻柔曼妙,用于写闲愁别绪是再贴切不过的了。秦观词中有很多流传至今的名句。如:

  “恨如芳草,凄凄刬尽还生。”(《八六子》)

  “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梦扬州》)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满庭芳》)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这些名句,都是作者经历了许多磨难之后得出的心得,是用心血写成的沉痛之语。然而,这些名句又是那样的平易近人、质朴无华。就是这些名句,鲜明地体现了秦观词清丽和婉的词风。

  秦观词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丽景凝愁”。举两首写春愁的小词为证。

  第一首是《画堂春》: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

  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

  知。

  起句点明季节,“落红铺径”、“水平池”都是暮春景色。第二句写“雨”。八十年代有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很有名,叫《三月里的小雨》,歌词第一句是“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下个不停”。秦观这首词也是写的三月里的小雨,“霏霏”就是专门用来描写小雨的一个词,《诗经》里就开始用了。秦观写雨最出奇的就是用了“弄晴”这两个字,一下子就把雨写活了。“弄晴小雨霏霏”,用现代白话翻译出来,就是:那小雨像是要捉弄老天爷,坚决不让他放晴似的,一直下个没完。这样写,把小雨拟人化了,写得像个调皮的小男孩,着实很有意思。第三句写“园”。园内花草已憔悴,杜鹃在悲啼。第四句总结前三句,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春天要归去的缘故。上阕纯是写景,见物不见人。下阕仅用“独上”、“凭阑”、“手捻”、“放花”、“无语”,一个寂寞多愁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作者就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人物的一举一动都被他捕捉到镜头里来了:手捻花枝,凭栏俯瞰,见到的是凋零的花朵和憔悴的园林,只好把花放下,什么也不说,怅望着即将西沉的斜阳。多么的落寞惆怅,多么的黯然神伤!最后一句,语极沉重。“此恨谁知”,其实也是照映上阕对雨的描写,雨是那么调皮,它是决不会知道伤心人恨有多深的。田同之《西园词说》指出:“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隽……秦少游‘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深得此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guan/1264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