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词人秦观人生简介(3)

秦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仕宦时期

  神宗元丰八年至哲宗绍圣元年(一○八五 ~ 一○九四) 朋党倾轧是北宋政治上的一大难题,更是朝廷不安的一大乱源,秦观入仕之时,适逢北宋党派争斗日益激烈之际,秦观亦身不由己的卷入了这场政治漩涡,无法自拔。 元丰八年,秦观登进 秦观墓

  士第之后,除定海主簿,未赴任即授蔡州教授,因其亲附苏轼,被视为旧党,从此党争的迫害便从未间断。元佑二年苏轼、鲜于侁,共以贤良方正荐於朝,遂入京应试,无奈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诬告,而不得参加应试;又元佑五年右谏议大夫朱光庭弹劾其"素号薄徒,恶行非一",而罢太学博士;元佑六年又因贾易诋其"不检"而罢正字,接二连三的贬官,使得秦观大受打击,对政治开始灰心有退隐之意。元佑八年,秦观授左宣德郎,又由秘书省正字兼国院编修官,参修神宗皇帝史实,甚得恩宠,数月之间,拔擢连连,此为秦观仕宦时期最顺遂风光之时。 宦达未几,元佑九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新党之人相继还朝,旧党一一被贬,秦观的贬谪生涯从此开始。

  贬谪时期

  绍圣元年至元符三年(一○九四 ~ 一一○○年) 元佑九年太皇太后高式崩逝、哲宗亲政,政局丕变,旧党之人被贬出京,秦观亦难获免,开始其艰苦的贬谪之路。 秦观首先被贬为杭州通判,因御史刘拯告他重修《神宗实录》时,篡易增损,诋毁先帝,前往杭州途中又贬至处州任监酒税。在处州任职之时,秦观学佛以遣愁闷,常与佛寺僧人谈禅,并为僧人抄写佛经,他的《千秋岁》词在回忆当年欢会时,抒发了很深的感慨和忧愁,已从去年的惆怅转为悲怆: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无奈小人构陷,诬告秦观写佛书,又因此获罪。《宋史文苑传》云:"使者承风望指,伺候过失,既而无所得,则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秩徙郴州"。削秩是将所有的官职封号去除,是对士大夫最严重的惩罚。贬谪南荒时秦观心情悲慨,心中早已绝望,作了《踏莎行》词,虽将《千秋岁》的直抒换为比兴,没有“愁如海”之类的字眼,内心深处却依然郁结难解。其中"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正是秦观此时最佳的写照。上片营造出一个凄迷的暮春境界,而起头“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三句,连下“失”、“迷”、“无”三字,透出了词人心中的渺茫之感,黄苏《蓼园词选》认为:“雾失月迷,总是被谗写照。”可谓深获其心。至如王国维所说的从“凄婉”到“凄厉”,更是敏感地指出了他内心感情、精神境界的递降。 秦观甫至郴州马上又移至横州编管,元符九年,移送雷州编管,眼望离京师越来越远,归乡无期,秦观赋《自做挽词》: 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 奇祸一朝作,飘零至於斯。 此词道尽心中凄苦之情,怎叫人不心生悲惋。 元符三年(西元一一○○)哲宗崩,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政坛局势变异,迁臣多内徙,秦观也命复宣德郎,放还横州,行至滕州之时,出游光华亭,索水欲饮,水至,笑视而卒,结束其坎坷的一生。张文潜曾作〈祭秦少游文〉云:“呜呼!官不过正字,年不登下寿。间关忧患,横得骂诟。窜身瘴海,卒仆荒陋。”这正是秦观一生的最佳写照,句句痛人心肺,一代文人,命运竟是如此的坎坷曲折,到最后竟死在化外之地,令后人无限感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guan/28248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