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秦观《江城子》诗意赏析(2)

秦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词的下片通过对“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以及对“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离愁别恨。过片写道:“韶华不为少年留。”“韶华”即青春年华,又指美好春光。就是说,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可是时光荏苒,不为少年留住。所以,往往表现出“恨悠悠,几时休”的情怀来。从写作方法来说,“恨悠悠,几时休”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相互照应,以此来强调了内心的愁苦与伤心。接着说:“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登高望远,视野的放开,思念之情更加强烈。更何况“飞絮落花时节”登高,那无尽的思绪自然萦绕于心。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词人在“ 西城杨柳弄春柔”用的“杨柳”,而在“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中用的是“飞絮”,其实,前一个意象是在表现春景逝去的伤感,后一个意象在表现漂泊无依、离愁别绪之情。两个意象在词中的结合,既抒发了春光易逝之伤感,也抒发了离愁别恨之愁苦。可以说,不登则已,“一登”而面对茫茫的“飞絮落花”,真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变做”即纵使。词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泪”喻为江水,而今的思念之情也似如一江春水“流不尽”,以此表明了情意绵绵,想念无尽的。结尾以水喻情,不但形象生动,而且使人沉浸在似水流的情感绵延之中。

  在艺术上,首先,笔意入微,自然得体。其次,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人。再次,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但以水喻情,而且言尽而情不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guan/34019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