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沁园春.雪》说课稿范文(3)

沁园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象,欣赏完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感受。

  【播放视频资料】《沁园春 雪》这首词写景、议论气势恢宏,旷达豪迈。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诗词的特定氛围,课前导入安排了一段视频资料,使片中长城、黄河的雄伟景象、大气磅礴的背景音乐和意味深长的解说词,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和昂扬振奋的精神,为理解诗歌作好情感准备。

  这段视频的使用使用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学生在概括自己的观看感受时,几乎都提到了为祖国河山的壮丽、文化的博大精深等而自豪,同时感到了肩负的使命。有的同学还明确表示: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了自己为之奋斗的决心、可以说为理解诗歌的感情,完成引导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的目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作好情感准备后,老师引出话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词,它既有祖国山河的庄严美丽,又有英雄的万丈豪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毛**的《沁园春 雪》。

  此时,课件播放大雪纷飞的课文情境,把学生迅速带入特定阅读氛围。

  (二)介绍背景:

  作品写于1936年,离现在已经很遥远,了解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词所抒发的感情,课件展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并请学生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这是一首大气磅礴、风流豪壮的作品,并带着这样的认识进入初步感知阶段.

  (三)初步感知:

  也就是第一个层次的朗读、体会阶段。

  这个阶段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感受毛**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和诗词意境的特点。要求读准字音,揣摩感情,感觉朗读的语速、重音。 然后交流自己对诗作的理解及朗读处理,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为突出体现诗词大气磅礴、气势雄伟的意境,基本读法应该:稍缓、有力,重点字如“千、万”字要重读;“望”、“惜”是领字,要拉长;“略输、稍逊、只识”读出了惋惜之情;“如此”要读出赞美之情;“俱往矣”要读得有力,千年历史一刻收束。这个环节,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词的意境。

  最后教师领全班齐读,集体感受诗的豪迈意境。

  (四)进一步体会:

  即第二个层次的朗读、体会阶段。

  这一阶段播放了课件中的“领袖风采”。

  常言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毛**诗词所表现出的恢宏大度与其性格、身份、抱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且当代的中学生对于毛**的了解不深,因此,在对诗词的进一步理解环节上安排了一段“领袖风采”的展示,电脑课件将毛**不同时期的照片,在《东方红》的恢宏旋律中动态展现。播放时,老师旁白简介毛**的生平,使学生从毛**的人生历程中更真切地感受到毛**博大宽广的胸怀、雄伟旷达的气魄,进而对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师旁白:这就是一代伟人毛**,他在青年时代便立下了救天下人于水火的壮志,从求学到走上革命道路,从井冈山到延安,从万里长征到三大战役,毛**领导着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一个人民的共和国,被人民当作了心中的红太阳。

  看着这些图片,听着这旋律,看着毛**笔走龙蛇般的手书,学生会油然而生一种恢宏大度之感,那么毛**在写作这首词时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此时可以请一位朗读水平高、善于表演的同学以毛**的身份来朗读这首词,帮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感情。

  (五)深层理解(品味语言,创造意境,体会感情)

  第三层次的朗读、体会。这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中国诗词很讲究“诗画一体”,或由画而成诗,或由诗的意境而成画。但现在我们有更先进的手段来展现诗歌意境,比如电影、电视等,在这个阶段先安排学生当导演,为这首词配上电影画面,再现诗词意境的小组讨论、交流的教学环节,然后全班交流补充,明确了诗词可以分为上、下阕两大组镜头。

  各组陈述如下:

  上阕拍雪景,分三组镜头

  1.前3句,背景基调为白色。拍远景,把视线拉到地平线。突出“北国”、“千里”、“万里”的辽阔。用黄河冰冻的景象来突出“封”字的静态。然后镜头摇向天空,用雪花飞舞表现“飘”字的动态。

  2。望——欲与天公试比高。由远→近:画面俯视莽原,陕北高原上的千沟万壑,白雪漫天,远山间蜿蜒盘旋的长城被冰雪所没,如玉龙横空出世,那就是中华民族不垮的脊梁。镜头切换,远处大河际天而去,被冰雪覆盖,“顿失滔滔”。用特技拍出“舞”、“驰”、“顿失”的动态效果。“试比高”拍出山的直耸云天,表示作者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3.须晴日——分外妖娆应拍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须”是等待,所以,首拍要拍雪正在下着,天空中乌云密布,渐渐地雪后天晴,乌云慢慢散去,金黄的太阳挂在天边,接着拍一个远景,阳光照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映照出七彩光芒,拍出“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瑰丽景象。

  下阕拍历史,也分为三组。

  1.前2句让祖国壮丽山河一幅幅出现在我们面前,接着拍许多古代厮杀的场面。让我们感到这壮美的河山,不仅让我们倾倒,也让古代帝王倾倒,为这江山主人宝座而争夺。

  2。惜——只识弯弓射大雕。在金戈铁马声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个个出现,一个个远去,接着成吉思汗出现了,只见他弯弓射箭,渐渐消失在天边,这时镜头推出一卷竹简,上面写满了历史人物的名字,接着竹简卷起,忽然刮起一阵风,飘起漫天雪花。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雪花飞舞中,毛**站在巍巍雪原上,意味深长地望着远方,这时天空渐渐晴朗,背景变成一轮好大好大的火红的太阳。

  同学补充:

  师白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拍毛**发出一声叹息,表现他对古代帝王不足的惋惜,接着镜头转向天空,以天空的宽广表现作者的胸怀。

  张祎扬:拍毛**的眼睛,表现他心有天地,胸怀千古的胸襟。

  李然:第一组镜头,把祖国的河山尽收入镜头中。

  冀晋:第一组镜头,这是一个过渡段,既有承上句,又有启下句,因此可分两部分:

  第1句拍祖国江山,拍雪景。

  第2句可以有两种拍法:(1)省略。由下面展现(2)把古代帝王的画像剪接在一个画面。

  中 经过学生的充分交流,完成深层理解后,老师总结学法,强调阅读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分析、品味语言,捕捉意象,感受意境,理解感情。使学生学习的感性行为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时,让学生们齐读,要求把这种意境读出来,并把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及自己想到的画面在头脑中扩展、延伸, 让它变得更丰富。

  (六)强调主旨,激发热情:

  第四个层次的朗读、体会。

  〖播放课件诗词的学习重点是通过品味语言来感受意境、理解感情。为使学生对诗词意境有更形象的感受,这一阶段课件设计朗读欣赏,课件使声音、图片、文字(尤其是重点字的动态展示)同步展现,给学生极强的视听感受,不仅增强了直观性,还充分发挥诗歌形象的感染作用,丰富学生的想象,从而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通过欣赏课件同学们发现自己的创意和多媒体展示的画面内容基本一致,但是还是有一个小小的区别:多媒体涵盖主旨的画面人物不但有毛**、周恩*等第一代领导人,还有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邓小平、江**以及当代的各界人民群众。由此引发了学生的争论:对于主旨的理解应该到哪个层面上?

  经过学生讨论,最终使学生明确,作为一个阅读主体,在阅读作品时不但要感受领悟毛**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宽广的胸怀、雄伟旷达的气魄,还有对人民力量的信任,对自己壮志和抱负的抒发,还要观照自身引发更多的思考:毛**、周恩*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让我们能有幸福、快乐、和平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他们的事业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从而激励学生: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像老一辈革命家们那样肩负起国家兴衰的使命,努力把祖国建设成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也就是要争做新时代的风流人物。此时指导学生以新时代风流人物的姿态来朗诵这首诗,加深对主旨的理解。

  最后教师热情洋溢的激励:同学们,今天我们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让我们时刻牢记“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带着做风流人物的满腔豪情,投入到今天的学习中,为明天建功立业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整个教学在学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齐诵声中结束。

  ﹝七﹞小结作业

  为升华学生对这首意境的感受,我让学生在歌曲《沁园春 雪》的豪迈旋律中,欣赏毛**的亲笔书法,同时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归纳梳理:总结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鼓励他们去做新时代的风流人物,最终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作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默写课文,重视基础;选做题,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描写北国雪景,把读和写结合起来,把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提高读写能力结合起来,留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总结

  最后,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较好地掌握这首词,而且能全面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具有诗化语言和诗意情怀的人,迈进坚实的一步。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yuanchun/1705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