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沁园春雪教学实录(2)

沁园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所以我们在朗读时,一定要驱谴我们的想象,读出韵味,读出情致李卫东老师《沁园春·雪》课堂实录阅读答案。好,现在把上阕放声自由朗读一遍。(生自由读,师来回走动指点。)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下阕,先看前两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全词结构上起一个什么作用?(生: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承上启下,那么,哪一句承上?(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显然是启下,表明作者由侧重于写景转移到抒情。这里也有一个领字,(生答“惜”)那么这一“惜”字领起到哪?是领起到下阕的结束吗?

  生:不是到结束,是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师:都历数了哪几个英雄豪杰?

  生:两个。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师:她说列举了两个,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对不对?再结合注释读一读,数一数。

  生:应该是五个,秦皇、汉武两个,唐宗、宋祖两个和成吉思汗。

  师:对,秦皇是指秦始皇,汉武是指汉武帝,唐宗是指唐太宗,宋祖是指宋太宗,还有成吉思汗。这可都是一代名君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那还惋惜什么呢?请思考一下。

  生:因为他们都过去了。(生笑。)

  师:哦,你的意思是惋惜他们都过去了。(生笑。)

  生:因为他们都已经成为历史了。(生笑。)

  师:哦,你的意思是他们都已经成为历史了,所以惋惜他们。有点道理,但思考仅仅停留在这里还不够,再结合上下语境想一想。

  生:惋惜秦皇汉武文化治理方面做得不太够,唐宗、宋祖两个和成吉思汗只是在打仗方面做得好。

  师:仔细琢磨一下句式,看看“文采”和“风骚”是什么意思?

  生:文采是文学和才华。

  师:是说他们不会写诗?(生:不是)老师说说自己的理解,“文采”和“风骚”在这里是指广义的文化,哲学思想、文化修养都在内,也就是说,虽然他们武功有余,但政治思想、文化方面不足。他们虽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都是封建帝候,语气是不是就要有所区分。实写部分重点突出雪景之壮,虚写部分重点突出雪景之丽。实写部分应该怎样朗读啊?

  生:高昂的语气。

  师:实写部分要读得高昂一些,虚写部分呢?

  生:平缓柔和一些

  师:好,那么我们现在来读一读,从望”字开始,谁想来试一试?一学生朗读。

  师:哦,这位同学读得抑扬顿挫,不错!有一个词处理得很好,“顿失滔滔”的“顿”读重音,而“滔滔”读得比较轻缓,因为如重读“滔滔”(教师重读),这是在突出谁的气势?(生答:黄河流水的气势)因此重音应该加在“顿”上,“顿失滔滔”(师示范读)。

  师:古往今来,写雪的诗词数不胜数,我们小学时就学过柳宗元的《江雪》,我们一起背一下好吗?(师生齐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同样是写雪景,这两首诗有什么区别?

  生:这首《江雪》写得孤僻冷清李卫东老师《沁园春·雪》课堂实录阅读答案

  师:是的,同样是写雪景,柳宗元的雪景则是那么幽僻冷清。千山万径死一般沉寂,一叶小舟,一个老翁独自在江边的风雪中垂钓,这是与作者当时孤独失意的心情分不开的。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有什么样的景物,写景与抒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情景相生、水乳交融。我们再来看这首词,你能想象一下当时毛泽东同志面对这雪景时的神情与姿态吗?请想象一下。

  生:当时毛泽东应该是抬着头,挺胸,两手背在身后,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

  师:哦,不错。还有吗?还有谁想说一下?

  生:骄傲地望着。

  师:骄傲地望着,换一个词。(另一学生答:自豪。)

  生:我还是用骄傲,骄傲地望着祖国的美好河山。(生笑。)

  师:不错,骄傲更能把自豪、豪迈的心情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毛泽东同志当时可能是身姿挺拔,两手背在身后,极目远视,神情庄重而又欣喜,踌躇满志而又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领袖的磅礴大气飘洒在冰天雪地之间。

  生:望。

  师:哦,这个“望”字是个领起字,那么它领起了了几句,是不是一直到诗的结束呢?

  生:不是。是到“顿失滔滔”。

  生:应该到“分外妖娆”。

  生:应该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师:为什么?

  生:前七句是作者登高望远、亲眼所见,后三句就是变成了作者的想象。

  师:老师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望”字领起的七句,是实写;“须晴日”后面三句则是虚写。

  师:“望”字领起的这七句,仔细分辨的话,可分为两层,你能看出来吗?

  生:“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写静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写动的'。

  师:很好。前四句侧重于静态的描写,后三句侧重于动态的描写。下面来看这七句,你觉得哪些词用得比较好,富于表现力?

  生:我觉得“山舞银蛇”用得比较好,写出了的起伏绵延,很有气势。

  师:山会舞吗?

  生:用的比喻手法,把山比作了银蛇。

  师:这其中哪个字下得好?(生齐答:舞)对,在课本上圈起来。还有一个动词,

  (生齐答:驰)对,也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比喻。

  生:“蜡”与前面的“银”还都写出了冰雪的白。

  师:很好,词中虽然没有出现一个“白”字,但巧妙的比喻不但写出了动静相宜,而且也涂抹上了颜色。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惟余莽莽”的“惟”用得好。

  王统治,只是把美好江山、黎民百姓作为自己的猎获物。那作者是不是把他们批得一无是处,一点好处都没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yuanchun/20569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