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中现代诗《沁园春·长沙》阅读题及答案(3)

沁园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5、你认为词的下阕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1.“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语句为读者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景物,这些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酝酿了气氛。尤其是一个“____”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

  2.词的下片的统领字是“____”,该字主要统领了“____”几句。这几句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同学少年,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3.“悲哉,秋之为气”,在更多的文人墨客笔下,秋,除了老木、寒云、归鸦,就是衰草、落叶、残荷,但是,在毛泽东笔下为什么会一扫悲秋之气,开拓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这两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词对景物的描绘,意境开阔,气势恢弘,都注意到了动静结合,使景物描写显示出勃勃生机,富有生命力。

  B.《沁园春雪》描绘了一幅南国秋景图,《沁园春长沙》描绘了一幅北国冬雪画卷,作者准确地抓住了各自的不同特点,使词作反映出地域和时令上的鲜明特色。

  C.这两首词的词牌相同,这就决定了这两首词在内容上可以不同,但总的字数、句数应该相等,平仄、押韵也应该有相同的规律。

  D.这两首词的上片都以描写景物为主,下片以写人叙事为主,分别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二句来过渡,衔接自然。  5.结尾三句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D 2.D 3.B 4.B …点此查看初中现代诗阅读答案(本文答案在第5页)…2.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精神风貌  活动 志趣 3.词人壮阔的胸怀、激昂向上的情绪浸润了秋之万物,使“一切景皆着我之色”,这就是情之巧妙寓于景的缘故。4.B 5.【示例】大家肯定记得当年我们革命青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力挽狂澜的豪迈气概;肯定记得当年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让我们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坚定革命立场,为了把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担当起“主沉浮”的历史重任吧。 (意对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yuanchun/2590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