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2)

沁园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多样朗读加深理解词所描写的意境;

  2、通过朗读更好的传递词的磅礴大气;

  3、比较中理解词的知识并试着填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句话同学们熟悉吗?

  学生:不熟悉!

  解说:这是一首歌的歌词,老师只是知道,但我的父辈们却是非常熟悉,而且人人会唱,不信就请某老师唱一段。

  问:歌词中有一句——“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是对毛泽东的赞美,何以对毛泽东给以这么高的评价?你能介绍一些毛泽东的革命事迹吗?(学生介绍毛泽东的光辉业绩)

  小结:毛泽东不光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毛泽东还是一个文人,而且绝对是一个大气十足的文人。不信,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亲自感受一下他的词风。(板书课题)

  老师介绍写作背景

  二、自由朗读全文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词所描写的内容。(思考:词的上下阕各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读文,并能结合文章谈自己的理解。

  画面一:绘北国壮丽雪景。

  画面二:评历史人物,赞当代英雄。

  师:刚才同学们能够结合文章,介绍画面,谈得都很好,但是却未能通过你的朗读展示词的魅力,将这首词的磅礴大气传递出来。

  三、观察画面,揣摩意境,再次朗读文章

  要想把握词的精髓,朗读很重要。朗读要收到成效,标准的普通话必不可少,但把握感情,做到适当的停顿、重读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同学们静心看下面的片断,酝酿感情,再次朗读全文。

  1、放片断

  2、学生自由朗读并对需处理的字、词做好标记

  3、个别示范朗读,自评(你是如何处理重读、停顿的);同学点评,穿插老师点拨。(把握关键处:如“冰封”和“雪飘”动静结合;望领起七句写景;山舞的“舞”、原驰的“驰”;竞折腰的“竞”;“惜”等)

  四、个性创作(大组诵读)

  看!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和词人溶为一体,也变的气宇轩昂,意气风发。老师是灵机一动,又有了一个新的提议,看看我们同学能否给词配上必要的神态、动作等,更好地展示这首词的魅力。(以大组为单位,进行个性创作,并加以展示)。

  五、活学活用

  我们很清楚:《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一篇咏雪言志的文章,抒发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老师手边还有几篇沁园春的词,你能发现这几篇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介绍词的知识:沁园春是词牌名,分上下两阕,共114字。雪、长沙等是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写词又叫填词。

  现在就让我们来做小词人,以《沁园春*勤中》为题,填一首词。

  当堂交流,课后润色。

  附1:学生作品

  沁园春*勤中

  七(1)班邵凯

  金秋十月,

  勤中初建,

  震慑四方。

  赏红砖绿瓦,

  金碧辉煌;

  弧形楼宇,

  环抱学子。

  残阳西沉,

  红楼斜影,

  欲与名校比高低。

  须寒冬,

  看银装素裹,

  格外清幽。

  勤中如此多娇,

  引常州学子尽折腰。

  观艺术教育,

  首屈一指;

  创新理念,

  独一无二;

  驰名老校,

  东南西北。

  只可仰叹拜下风。

  喜人矣,

  寻明日之星,

  就在勤中。

  附2:几首《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沁园春

  咏北大百年

  杨河

  戊戌流年,

  沙滩路断,

  红楼初建。

  望紫禁深宫,

  残阳西沉;

  白塔斜影,

  折线孤雁。

  八旗烟云,

  燕山空晚,

  清风无力百草怨。

  途茫茫,

  惜荷塘寒月,

  圆明断垣。

  五四钟声风雨,

  引主义文章乾坤换,淘博雅清泉,

  未名春满;

  仰观星宇,

  俯究人间。

  砥砺德业,

  道说长短,

  争鸣自由问必然。

  路漫漫,

  览天下长卷,

  理论河山。

  沁园春萨斯

  佚名

  首都北京,

  千里病风,

  万里菌飘。

  望长城内外,

  人心慌慌,

  京城上下,

  顿失吵闹。

  吃板蓝根,

  服维生素,

  欲与SARS试比高。

  无宁日,

  看口罩手套,

  分外妖娆。

  病毒如此多焦,

  引无辜良民竞折腰。

  惜胸透B超,

  略输文采,

  西医中药,

  稍逊风骚,

  一代庸医,

  齐聚华夏,

  丧心病狂乱开药。

  具枉矣,

  究病源何如,

  待看明朝。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4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把握词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测背诵

  二、出示目标

  1、背诵下阕

  2、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

  三、自学自测

  (一)朗读下阕

  (二) 自测

  1、提问: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内容?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提问:上下阕是如何过度连贯起来的?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3、提问:“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4、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明确:“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5、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6、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7、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四、讨论答疑

  五、小结

  六、当堂达标

  1、背诵全词

  2、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4篇】相关文章:

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2.《沁园春雪》教案教学设计

3.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4.沁园春·雪

5.沁园春 雪

6.沁园春 雪教案

7.改写《沁园春·雪》

8.《沁园春·雪》改编三则

9.读《沁园春﹒雪》有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yuanchun/403808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