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沁园春长沙微课教案(2)

沁园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二课时

五、下阙导读

  ①(集体朗读)

  ②下阕由哪个字统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忆”字统领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范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b.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c.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下阕:“携来百侣曾游”“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写旧地重游,唤起诗人思绪万千,忆起当年战斗生活,表现出革命青年雄姿英发的风貌和气概。

  下阕以抒情为主。

  下阕头两句是'忆'的开始,'峥蝶岁月'概括了毛泽东和他的革命战友们聚会、游览所度过的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

  '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 和豪迈气概。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这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峥嵘岁月图)

  ③'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述的是一幅奋勇前进,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诗人和战友当年在湘江游泳,大家昂扬激越,富有气势,激起的浪花挡住了江面上行驶的大船。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到中流击水”实际预示这些年轻人必是革命狂澜的掀起者,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

  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巧妙、形象、含蓄地给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④ 讨论:

  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你想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积极乐观,不断进取

  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命运 以天下为己任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勇于竞争,求生存,求发展

  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 要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学好文化知识,学好专业技能,为社会出一份力量

六、板书设计: 湘江秋景图

  看 远望 万山——红遍 数量之多 静景 问

  层林——尽染 色彩之浓 谁

  近看 漫江——碧透类别之起 主

  百舸——争流动作之劲 沉

  仰视 鹰——击竞争之烈 浮

  俯视 鱼——翔不同角度 动景 ?

  忆 峥嵘岁月图

  恰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答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同

  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 学

  记否——中流击水图 少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年

七、当堂背诵

八、搜集毛泽东诗词,进行诵读欣赏。

【沁园春长沙微课教案】相关文章:

1.化石吟微课教案

2.《雨巷》的微课教案

3.沁园春长沙公开课教案

4.《沁园春长沙》教案

5.教案沁园春长沙

6.沁园春长沙简介

7.沁园春长沙情感

8.沁园春长沙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yuanchun/417580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