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京剧艺术的使者》阅读答案(3)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选自许庆龙、劳斌主编“世界名人故事丛书”《梅兰芳》,团结出版社,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苏联以国宾身份邀请梅兰芳和他的剧团赴苏,并派来专轮到上海迎接,同访的有中国驻苏大使、大使馆文化参赞、著名演员、《大公报》记者等。

  B.梅剧团上演了“盗丹”一折孙悟空的戏,这是梅兰芳第一次表演孙悟空的形象,斯大林同志在包厢里津津有味地观看了演出。

  C.梅兰芳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的艺术家俱乐部做中国戏剧的学术报告时,当场示范表演各种手势、步法等,前去听讲者尊他为“大师中的大师”。

  D.看过梅兰芳的表演后,梅耶荷德固执地认为可以把所有演员的手都砍去,因为对这些演员来说,它们不能表达什么,不过是从袖口露出来的肉疙瘩。

  E.梅兰芳的每场演出,观众都叫帘无数次,但梅兰芳不愿见到观众,所以所有观众聚集在剧院门口,也无法见到梅兰芳的庐山真面目。

  (2)梅兰芳作为一位出色的文化使者,赴苏期间有哪些方面的表现?请简要分析。(6分)

  (3)这篇传记是从哪几个侧面来说明梅兰芳京剧艺术的巨大影响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文章叙述了梅兰芳与一尊列宁半身塑像的故事,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试题答案:

  12.(1)C D(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传记内容的分析与概括。A项,“大使馆文化参赞”没有同访。B项,无中生有、过于绝对,“这是梅兰芳第一次表演孙悟空的形象”错误,原文只是说“这是孙悟空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外国舞台上”;“斯大林同志在包厢里津津有味地观看了演出”分析概括错误,原文只是说“据说”,也没有说“津津有味”。D项,分析概括基本正确,但原文中的“说”不等于“认为”;另外,“固执”一词改为“夸张”更准确。E项,分析概括错误,“无数次”不准确,最后一场达18次;“但梅兰芳不愿见到观众”系无中生有;“所以所有观众聚集在剧院门口,也无法见到梅兰芳的庐山真面目”,与原文表述不符,原文只是说“另有许多观众聚集在剧院门口等候,渴望见到梅兰芳的庐山真面目,最后不得不由警察维持秩序,开辟一条小路”,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见到了梅兰芳,只是他们阻拦了梅兰芳的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1023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