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理想的风筝阅读答案(2)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参考答案:

  1zhu chēn

  2本文回忆了身残志坚的刘老师的故事,赞扬了他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3.森林里,一棵棵大树在同清风唱和;草地上,一只只蝴蝶在同花儿逗乐.

  4.它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要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5 .答:(1)因为刘老师放风筝的姿势独特

  (2) 刘老师虽然残疾了,但对生活充满激情

  6.标题有两层含义

  A:刘老师在每个学生的心理拨下理想的种子,放飞理想的风筝。

  B每年春天,刘老师都放风筝,那风筝里有刘老师的理想,他把理想放飞。

  7.鲁文写出弟弟偷看风筝偷做风筝的高兴劲,暗写了儿童动手能力强,表现游戏是儿童发天性这一主题,暗含作者深深的自责;苏文写出刘老师身残志坚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作者对老师高尚人格的钦佩.

  8.鲁迅的《风筝》笼罩着深沉的悲哀,作者回忆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甚至连弟弟兴高采烈地看风筝,“我”也认为是可鄙的,后来懂得了新道理,觉悟到我的这种做法是对弟弟的精神虐杀而心情沉重,想求补过,弟弟都全然忘记,无过可补,因而心情依然沉重,悲哀之至。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是对刘老师的敬仰之情。

  鲁文的主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因而显得较为复杂。从儿童教育角度去考虑,其主题是批判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和方法,提倡近代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从批判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其主题为表达自己对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还可以从自我解剖的角度理解,从亲情的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

  苏文的主题没有那么沉重,也没有那么复杂。它只是通过对刘老师赞扬了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两文的表现手法不相同。鲁文是散文诗,抒情色彩也较浓;苏文不直接描写风筝,而是借风筝来写老师。借物抒怀。

  最后再比较一下两文的语言特色。鲁文叙事生动,写景状物运用白描,凝练简捷。长短句交错使用,句式运用灵活。苏文的语言顺畅,议论深刻。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说理形象。
 《理想的风筝阅读答案》相关文章最新推荐:

1.《理想的风筝》阅读答案

2.理想的风筝阅读答案

3.《生命之琴》阅读答案

4.《祈求》阅读答案

5.《登楼感怀》阅读答案及鉴赏

6.《胡同文化》阅读答案

7.城市农夫的阅读答案

8.《父亲的雨》阅读答案

9.《出售欲望的孩子》阅读答案

10.山就这么高 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194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