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趣》课文解读(2)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通脱自喜”、“适可而止”是什么意思?什么心态?——大度乐观,在物质待遇上知足长乐。是一种积极、洒脱、无功利的心态。

  3、“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中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什么意思?——知道是这样,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里强调目的性不强。

  4、练习一:——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关键语句见这三个自然段的开头。

  5、归纳主题:《论趣》这篇散文,站在“通脱自喜”、“适可而止”的人生高度,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解读了人生的“趣”,主张我们去寻此“趣”,加强思想文化修养。

  (二)结构:通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从故事引出,写古今一般人和圣人贤人有目的的行为动机。文章本身写得很有趣。开头是一段不长的传说。这中间主要是乾隆皇帝与其扈从的对话,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作者由此转入议论,道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名、利、色、权是人生中普遍的现象。但是,作者也充分肯定了大禹治水、墨子摩顶放踵并不为名利而是为理想和信仰,具有积极向上的人世精神(即“利天下”)。作者认为“有时一人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就跟一般商贾差不多了,只怕利禄熏心,就失了人的本性。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这“通脱自喜”、“适可而止”便是林语堂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追求。

  第二部分:写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及其三方面的表现。这“通脱自喜”、“适可而止”和“趣”是处在同一个境界上的,只要做到前者,后者自然就会产生。作者对“ “这平常说是为一种好奇心所驱使。”这样解释是否真正科学,我们在此就无须去讨论了。“趣”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有三方面的看法:一在求知上要有“趣”。“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这“趣”是与“名、利、色、权”无关的。作者认为这“趣”可以与“好奇心”沟通,“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科学家发现声光化电,都是穷理至尽的趣味使然的。”二在启发心智上要有“趣”。这“趣”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三在读书上要有“趣”。要“动了灵机”,“能够知趣”。作者叙说徐志摩和李考克二例,实是针砭现代的机械教育,提倡教育要“动了灵机”。当然,这其中的趣味,固然有其一定的文化因素积淀,但在林语堂笔下,也多了一些“玄虚”的成分。“灵犀一点通,真不容易,禅师有时只敲你的头一下,你深思一下,就顿然妙悟了。”这境界可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  (三)写作特点: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论趣》这篇散文,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267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