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出征南极阅读答案(6)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回 答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这些失去了队长的人在木板屋里白白地呆了整个漫长的寒季,他们的心中都已蒙上灾难的黑影。在这几个月里,有关罗伯特·斯科特海军上校的命运和事迹一直被封锁在白雪和静默之中,想必白冰已把他们封在晶亮的玻璃棺材里。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十月二十九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和他们的消息。十一月十二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象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它至今还孤独地矗立在银白色的世界上,好象这银白色的世界将要永远藏匿起这件人类历史上那次英雄业绩的物证。

  可是没有!他们的事迹出乎意料地、奇妙地复活了。这是我们新时代的科技世界创造的精采奇迹。朋友们把那些底片和电影胶卷带回家来,在化学溶液里显出了图象,人们再次看到了行军途中的斯科特和他的伙伴们,并且发现:看到南极风光的除了他以外,只有另一个人——阿蒙森。斯科特的遗言和书信通过电线迅速传到赞叹而又惊异的世界。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所以说,看来徒劳的事情会再次结出果实,一件耽误了的事情会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要求人类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达到的目标;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失败中会产生攀登无限高峰的意志。因为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去做那些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是极为偶然的事。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恶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最伟大的悲剧,一个作家只是有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创作的悲剧却要多至一千倍。

  〔译者注释〕

  【1】维多利亚瀑布,世界上最宽大的瀑布,地处非洲赞比西河上中游交界处。它从石床上直泻而下,飞雾和声响可远及十五公里,一八五五年十一月英国传教士、殖民者戴维·利文斯通来此发现后,以英国女王命名为维多利亚瀑布,赞比亚独立后,恢复原名,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Mosi 0a Toenja Falls),在洛兹语或通加语中意为声若雷鸣的雨雾。

  【2】具有逻辑头脑的古希腊人设想世界是个球体,因而认为必然要有一个陆块由极南方来平衡欧洲及亚洲——不然的话,世界就会翻转而成南、北对调的状态。公元二世纪的地理学家托勒密在他的地图上就画出了这样一个地区,在已知世界的下面圈出一个跨越底部的大陆,取名为terra incognita(人迹未到的地区或未知的地区)。文艺复兴期间,地图绘制者坚特在地图上画出这个传统性的大陆,但画出的位置比托勒密所画的还更向南,重新取名为terra australis(南方的陆地),又由于它仍是个未知的大陆,通常还附上incognita(人迹未到的)一词。

  【3】安德拉(Salomon August Andree,1854-1897), 瑞典飞艇驾驶员,1897年驾飞艇横越北极时通难,距茨威格著《夺取南极的斗争》时有三十三年;距斯科特遇难二十五年。

  【4】罗伯特·皮尔里(Robert Edwin Peary,1856-1920),美国探险家,据以往的探险史记载,他于一九零九年四月六日到达北纬九十度并胜利归来,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北极的人。

  【5】弗雷德里克·库克(Frederick Albert Cook,1865-1940),美国医生和极地探脸家,声称自己曾于一九零八年到达北极,比皮尔里还早一年,但很快受到非难,皮尔里说库克“欺骗群众”,调查结果几乎没有支特库克的证据,从而使他名誉扫地,死时仍悲愤莫名。然而自二十世纪七十牛代以来,极地研究专家们对库克踏上极地一事日趋表示肯定,因为库克在一九零八年提出的极地探险报告中首次描述的许多现象,业已被现代冰地研究的成果以及飞机、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所证实,相反,一九七三年物理学家兼天文学家在详细研宪了罗伯特·皮尔里公布的全部资料后,得出结论:皮尔里上将根本没有到达北极。参阅[苏]《在国外》一九八三年第十期文章:《谁第一个踏上北极》,中译文请见《读者文摘》一九八四年第三期。

  【6】罗阿勒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1872-1928),挪威探险家,于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到达南极,是世界上第一支到达南纬九十度并胜利归来的探险队的领队,以后又声称到过北极,从而成为世界上唯一到过南、北两极的著名探险家。

  【7】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1868-1912),英国皇家海军上校,著名南极探险家。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八日与四伙伴到达南极,返程时罹难。

  【8】欧内斯特·亨利·沙克尔顿(Sir Ernest Henry Shackleton,1874-1922),英国人,南极探险家,一九零九年一月到达南纬88°23′,因严重冻伤未能到达90°而返回基地,但他在南极顺利通过的2,740公里路程被誉为当时南极探险中最伟大的业绩,从而在欧洲各国被封为爵士,以后又带领探险队横跨整个南极洲。

  【9】塔西佗(Cornelius Tacitus,约55-约120),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其文体独具风格。

  【10】赫克托耳,希腊神话特洛亚故事中的英雄。

  【11】安德洛玛刻,希腊神话中赫克托耳的妻子,以钟爱丈夫著称。

  【12】南极圈内全年分寒暖两季,十一月至三月为暖季,四月至十月为寒季,暖季有连续的白昼,寒季则有连续的极夜,井有绚丽的弧形极光出现,称南极光带。

  【13】斯科特为在南极准备了三辆机动雪橇,但实践证明它们在南极的严寒之中完全无效,这三辆机动雪橇至今还废弃在麦克默多海湾埃文斯角的主基地上,成为纪念馆的遗物。

  【14】随同斯科特一起到达南极的其他四名探险队员是:亨利·鲍尔斯(H.R.Bowers,1883-1912),英国海军上尉;劳伦斯·奥茨(Lawrence Edward Grace Oates,1880-1912),探险队船长,在回程时因双腿冻伤行走困难,为不连累伙伴而自杀;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Adrian Wilson,1872-1912),英国医生和南极探险家,负责斯科特探险队的科学研究;埃德加·埃文斯(Edgar Evans,1874-1912), 英国海军军士,在回程时因摔了一跤受伤,痛苦不堪而发疯,最后死于体力不支。问题设计:  1、神秘莫测、环境险恶的南极给人的总的感受是什么?

  2、如果把文中的划线句改成下面的说法好不好?为什么?

  他们始终用毛革和布块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胡须和一双眼睛,用包着毛皮的手牵着西伯利亚矮种马的龙头,马拖着他们载得满满的雪橇,看上去像一个野人。

  3、文中说“令人忧虑的事愈来愈多”,概括一下,文中都提到了哪些“令人忧虑”的事。

  4、透过斯科特的日记,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理变化?突出了探险队怎样的精神?

参考答案:

  1、单调、荒凉、孤独。

  2、不好。改句只是客观自然地写出了探险队员的装束及情态,缺乏形象感及艺术性。原句中作者先用特显镜头的方式细致的描写第一人,然后用全景镜头的方式写所有的人。从点到线,富于形象感。集中写第一人,也突出了斯科特在队中的重要作用。

  3、环境恶略,补给困难;队员健康状况愈来愈差;矮种马全部死掉。

  4、表现了他们由“不安”到“充满希望”,进而“轻松愉悦”以至“欢欣鼓舞”的心理变化,突出体现了他们面对艰难险阻毫不丧失斗志,对胜利充满信心的精神。

【出征南极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南极磷虾-南极生态系统的支柱》阅读答案

2.南极的“不冻湖” 阅读答案

3.南极的不冻湖阅读题及答案

4.南极的威力阅读练习及答案

5.南极冰架阅读答案

6.南极磷虾-南极生态系统的支柱阅读附答案

7.《太宗出征》阅读答案及文言文翻译

8.《太宗出征》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8622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