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流年阅读答案参考(2)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题1:①母亲在翠竹丛中的吊脚楼里生活、歌唱;②母亲在宽敞、明亮的吊脚楼里安度晚年;③母亲请来木匠美化吊脚楼;④母亲在吊脚楼里辛勤工作。(答出两点1分,答出三点2分,答出四点3分)

  小题2:化实为虚,将新笋比作诗歌,又将笋尖比作鸟嘴,独特新奇,运用叠词,音韵和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笋的生命活力,衬托了母亲和妹妹面对新笋(新生事物)、面对生机的快乐愉悦的心情。(手法写到一处即可)

  小题3:喜上眉梢黯然失色(相形见绌)

  小题4:第6 段将母亲比喻成写手,将窗子和门雕刻上花纹,使他们充满生气和艺术气息,表达了对母亲热爱生活的赞美。第7段将母亲比喻成乡村音乐演奏家,她劳作的工具就成了一个个乐器,而她的劳作也成了舞蹈,表达了对母亲辛勤劳作的赞美。

  小题5:“流年”虽未在文中出现,但却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息息相关。① 在岁月的流转中,母亲种上了竹子,建起了吊脚楼,美化了窗子和门,用她的乐观与勤劳将我们的生活越变越好,而她自己却越来越苍老。② 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暗含了对母亲深深的爱和依恋,它不会因为“流年”而淡漠,反而越来越清晰。③ 同时,作者的家的变迁也是时代的变迁,“流年”也能以小见大,反映我们这个时代越变越好,表达作者对家国的热爱与祝福。(一点2 分,2 点即得4 分)

  小题6:AD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类似题目,应按照叙述顺序,从前到后加以概括即可。在概括时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第3段中“母亲和妹妹的歌声落在翠竹上,母亲和妹妹的歌声是绿的”,第4段中“被生活的大山重压了一辈子,她也该在宽敞的吊脚楼里,轻松而敞亮地过她的晚年了”,第四段6“母亲从外面请来最好的木匠,把窗子和门,都重新改成花格的”,第7段中“久而久之,那里就成了母亲另一个劳作的空间”,这些句子都是关键句子。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鉴赏时可从以下角度展开:有没有表现手法,可优先考虑修辞方法;句式上的特点——长短结合、整散结合;有无富有表现力的词,如叠词、方言词等。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第一处根据前面的句子“有一只喜鹊停在梅梢”就比较容易填上喜上眉梢,第二处根据“母亲,真是人间最伟大的写手”可以想到黯然失色(相形见绌)这两个成语。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两段都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第6段侧重从爱美的角度赞美母亲,第7段是从母亲爱劳作的角度。解答类似题目要从整体的角度来揣摩。

  小题5:

  试题分析:理解标题的作用,就要考虑到结构上有无线索作用,内容上考虑对人物形象、文章中心所起的作用。解答时一定要嵌入文章的具体内容,不能仅仅答套语。

  小题6:

  试题分析:A第1段并未揭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湘西的吊脚楼和竹子,D“意在突出母亲对儿女‘封侯’的渴望”理解有误,只是表达母亲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流年(节选)彭学明①我家的吊脚楼,..”主要考查你对现代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30606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