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劝学》“劝”的字的意思(2)

劝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由此可见荀子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强调学习,是偏重于封建礼法道德的教育的。

  为什么人们要不断加强思想修养呢?这和荀子的教育哲学紧密相连的。在关于人性的问题上,荀子从他的自然的天道观出发,提出他的性恶论的思想。他认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荀子第二十三·性恶》),都是人的自然需求,“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篇》)也就是人性恶的生理基础。人之所以能够弃恶从善,是因为人不断地坚持学习积累的结果,所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教育的和环境的影响下,“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荀子·儒效篇》)所以他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质,然则可以为禹明矣。”

  “涂之人可以为禹”一方面是因为他具备接受教育影响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是因为“仁义法正”等具有可接受性,那么如何将两种可能性结合发展而为现实性?这就涉及到了环境与教育影响的问题。因而荀子十分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他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他在《劝学》中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学习圣贤之道最方便的办法是接近贤人,以贤人为榜样,处处向贤人学习,其次才是学习礼法条文。荀子说,如果一个人不愿接近贤人,爱慕贤人,向贤人学习,又不能学习礼法,以礼法约束自己,那么他不过是学了些杂乱的知识,会训释《诗》、《书》的句子罢了。这种人一辈子不过是“陋儒”而已。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uanxue/3173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