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劝学》的教学设计(4)

劝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提示〕画“·”的虚词要轻读;加横线的虚词可读出延长音。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uanxue/5532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