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劝学》中“而”的意义(2)

劝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能看得更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来向远处展望,(但后来才知道)比不上登上高处眺望看到的东西多。”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高一语文跟我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来向远处望,但不如登到高处看得远呢。”

  比较这三个译文,各家对“而”的理解还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如果问它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就会有“表修饰”和“表承接”两种说法。那么,到底怎样理解?

  笔者认为,此“而”宜作表修饰的连词理解。因为“跂”和“望”虽然是两个动作,但是它们是可以同时发生的,前一个是后一个的方式、形态。如果作承接理解,那么,“跂”的时候就还没有“望”,“望”的时候也就不一定“跂”了。这样和原文意思就有了出入。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登到高处招手,胳臂并未加长,可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其他参考书的译文同它没有大的出入。但是如果要解释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同样要碰到与上一句相同的问题:它是“表承接”还是“表修饰”?

  笔者认为,此“而”宜作“表承接”理解。因为“登高”和“招”是两个动作,它们有先后之分,登高的时候不一定招,招的时候,已经登高。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雕刻一下就放下,即使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便是金属石块也能刻成艺术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动一下刀子就放下,哪怕是朽木也刻不断;只要坚持刻下去,哪怕最硬的金子和石头,最终也会雕刻成功的。”  其他参考书的译文大致相同,在单独解释个别词语时,差不多都是把“而”作为“就”来理解的。但人们在翻译时,总会觉得不连贯,所以常在句中添加一些词语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而笔者认为,如果将句中的两个“而”都作“就”字理解,全句并不通顺。可不可以将

  “而”理解为“如果”呢?

  就全句而言,该句应该是由两个假设关系构成的并列复句。译文为:如果雕刻一下就放弃,那么朽木都不可刻断;如果坚持雕刻不放弃,那么金子和石头也可以雕刻(出艺术品)。这样翻译,比起上面的译文是不是更简洁明?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对它们的思考,在此提出,希大家不吝赐教。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uanxue/815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