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生命中的几扇窗子现代散文(2)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靠近照壁,有一棵高大的“火把梨”树,也有合抱粗,也是曾祖父在修建四合院时就手植下的。“火把梨”是滇中的一种很普通的梨,成熟于土著人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前后,而且成熟时红彤彤的,远远看,如一树树红红的火把,因此得名。我们透过镂花窗子或者门,就可以看见这些小小火把一样红艳好看的梨缀满枝头和摇晃。视线抬高,越过照壁,可以看见鹞鹰在西边的天空盘旋,我设想,它可能是看见了山坡林间有野兔或者小鸟的身影,或者看见了麦田里的小动物;可以看见鸽子群在天空盘旋,撒网一般一下子撒落向村子西,一下子撒落向村子南,一下子撒落向村北,引得我猜想它们是要落向哪一片庄稼地或者山林,捕捞些什么食物。很多的时光就那么慵懒闲适惬意无忧无虑地溜走了。

  二、小学的木板窗子

  我读的村小学,是邻村沙溪村小学,在一个很高很长的山坡上,面南背北,向着南边的我们村。

  最初的教室是由一个古庙改造而成,古庙已经年代久远,四合院子,都是瓦房,屋瓦色彩已经灰暗,屋顶上枯叶灰尘堆积,瓦松等杂草丛生。靠近院子的一面,都是板壁,板壁的上半部分雕镂了一些缝隙和图案,图案内容大多与佛教有关。教室里的墙壁板壁上有很多班驳陆离的彩色图画,也大多是佛教内容。

  透过老教室的木缝窗子,矮小的我们,只能看见屋顶瓦沟里的一丛丛瓦松,一缝缝窄窄的天空,看见院子外面、高出屋顶的桉树臭椿树山毛榉树尖,还看见树顶上的一个个黑黑的老鸹窝,黑黑的老鸹飞来飞去,秋天,可以看见大雁排成一字或者人字飞过。

  在这个古庙里,我们学习到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起来很容易。因为古庙改成的学校,院子地面是石头铺砌而成,雨季一来,石缝里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经常会长出蕨菜、车前子、蒲公英、黑刺莓、虎耳草和其他许多荆棘杂草来,几天不注意,就疯狂地长了很高。有时也会有蛇爬过石头班驳残缺的院子。

  后来,是我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搬到了古庙下面山坡上的新教室。所谓新教室,其实也不新,大概是由沙溪村的生产队办公房改成,也是瓦房,也是平房,不过略微新一点。窗子是很粗糙的木板窗子,两扇,大概是只追求可以关合就行,不过相对于当时矮小的我们来说,窗子很高。有几次,放学时老师拖堂,饥肠辘辘的我二堂哥和三堂哥,就趁老师转身写黑板或者还在写黑板的工夫,偷偷抓起书包,一跃,就跳出了窗子外。他们高大霸道,平时常欺负矮小软弱的同学,他们跳窗,谁也不敢报告老师。后门钉死了,出不去;如果要出前门,就要经过讲台和正在写黑板的老师身边,调皮的堂哥们只好跳窗而出。

  窗外本来是一个窄窄的、很长的晒场,依傍着一排三个教室,收割蚕豆、小麦、油菜籽或者稻谷的时候,沙溪村的村民们就会弄来几桶稀牛粪,用水调和后,用笤帚浆刷晒场,就象是把平平的晒场当成一口平底锅,在烙烙饼一样,一层层把晒场铺上牛粪的地毯或者说垫子,等到晒干一层,又浆刷上去一层,一直到他们认为晒拌粮食时不会再带起泥土为止。

  我们坐在教室里,透过窗子和门,看着他们细心浆刷,闻着有点清臭又有点草木香的牛粪味道在阳光里飘逸出来,慢慢变成烙饼一样的烘烤味道,上着课的我们,就如同嗅到了母亲烙烙饼的味道,不觉得反感,反而觉得味道很好闻,会想到食物,会咽一咽口水,心里就很塌实,也很巴望早点放学,好回家吃饭。

  然后,就看见村民们把一捆捆蚕豆、小麦、油菜背回来,或者把一箩箩稻谷挑回来,晒在晒场上。收割回来完了后,就挥舞着连枷,一排排站在晒场上对打粮食,挥动着扬叉,把底下的一面又翻过来晒,然后再挥舞着连枷对打。打干净后,就端着筛子簸箕扬干净。或者抬来风柜,摇动着风柜吹扬打下的粮食。

  我们在教室里听课,透过窗子和门,可以听到村民们在屋外挥动连枷的声音,说话声,甚至蚕豆和其他豆子爆出豆荚的声音,也可以闻到粮食等在阳光下晒出的香味。下课之后,走出教室,我们会趁农民们不注意时,偷偷捡拾几粒豆子充饥。

  收割季节一过,村民们不再晾晒东西了,晒场就成了我们的球场。渐渐的,我们就把村民们浆刷上去的牛屎层踢踏干净,露出泥土的本色来了。

  只要不是严寒的冬季,我们爱打开着木板窗子,在教室里听着课,就可以通过窗洞看见坡下的整个田坝。由于沙溪村和小学校是在高高的一个向南山坡上,我们可以看见整个田坝,看见烟水朦朦的巨大水库和岸边芦苇水草丛生的溪流,包括远远的我们村的一部分田地,视野很开阔。

  夏季,我们坐在闷热的教室里,听着课,会偷偷往窗外看远处烟水迷蒙的溪流和坝塘,想象着在清凉彻骨的溪流坝塘里嬉戏的舒爽,巴望着老师早点放学。

  三、乡中学的玻璃窗

  十二岁的时候,我进了乡中学车坪中学,第一次拥有了玻璃窗,虽然没有我家老宅的镂花古窗好看,但是很明亮。

  当时,乡中学的教室也是一溜瓦房,由车坪大队的办公房改成,靠院内和院外两侧,都安了大大的玻璃窗。在教室里,向校内一侧即西边看,可以看见校内花木葱茏,向外墙一面的窗子看,可以看见大片的山坡地,地里种满红薯、苞谷、豆子,还栽种了一片片桑树,可以见到农民们在庄稼地里忙碌,或者锄草耘苗,或者采摘桑叶。学校是在关老爷大坝边的山坡上,学校后边,庄稼地后边,东山坡上是大片的山林,大多是麻栎树、麻栗树和云南松。

  翻过山头,有几个村庄,村庄附近,有大片的板栗林。秋天,板栗一片金黄,秋风劲吹,树下落满金黄的板栗,我们常常会于晚饭后,拿着书,翻过山头到那里去背书,偶尔溜进板栗林中拾几个落下的板栗。

  进了乡中学读书,我第一次享有玻璃窗,所以很喜欢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往窗外看。

  后窗外偏北,是大片的桑树林,一直延伸到学校西边山头上,桑叶茂盛葳蕤的季节,桑葚红红的闪烁在枝头,十分诱人。在教室里,望见桑林间捉迷藏一般闪烁着、忽隐忽现在枝叶间的桑葚,我们这些半大小伙子年轻的心真的是心痒猫抓。我们有时就会冒着迟到和挨老师批评的风险,趁课前课后或者体育课劳动课飞快地逃出去,采摘一把桑葚来品味。熟透的桑葚非常软,等到我们汗流满面急急忙忙跑回教室,满手都是捏碎了的红红桑葚的汁液,淋淋漓漓往下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76127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