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离别伤感散文随笔(2)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今夜月明人尽望

  弘一法师李叔同曾写过一首送别诗,我最爱其中的两句: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喜欢这两句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伤感的人,而是因为这两句实在是道出了人世,或许你我都并不喜别离,可在岁月时光的面前,都只是惘然。

  人生在世,我们的确是不断地在离别,亲人的离别,爱人的离别,朋友的离别;山与水的离别,生与死的离别;短暂的离别,长久的离别-------------说不清,道不明。

  人生路途,任何时候,是开始,也是结束,是花开,也是花落,是缘起,也是缘灭,是离别,也当是重逢。曾有人对我说,人生到底,不过四个字:悲,欢,离,合。宛若天空中的那轮明月,阴,晴,圆,缺。世人大多期盼月亮常圆,亦是期待人生少一些风雨的坎坷,殊不知,人生,只有尝尽百味,过尽千帆,才能得到最后的一味甘甜。离别,是为了他日更好的重逢;花落,是为了有朝一日更加明媚的花开,悲欢离合交织,爱恨情仇迷离的人生才当完美。亲历远方山水,遍尝苦乐年华,方知人生百味,无论起落,都有自身的风骨,我们更应从容度日,淡然心性,生命给予我们的一切都当欣然接受。

  东坡先生曾写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的诗句,这句诗道明了世间真理,无论是肉体凡胎的你我,还是动人美丽,皎洁无暇的明月,都有着时起时落的既定宿命。连天空中的那弯月亮都有阴缺,不会全是圆全,又何况本就起起浮浮,变幻无常的人生呢?

  写下这些文字时母亲打来电话千般叮咛,万般嘱咐要我在他乡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按时休息,不要熬夜,我自是嫌她啰嗦,三言两语回绝她的好心,可是母亲又说,这世间,唯母爱无边,除了母亲,没有人会不图回报的永远爱我,呵护我,啰嗦我。想来,应是如此,红尘漂泊多年,唯有母亲在我嫌弃她的唠叨之后仍然会不厌其烦的继续。母亲送我来学校报道,说是要在在学校附近住上几日,待我适应之后再离去,我却固执的将母亲赶走,不喜欢这样的心生牵念。母亲一直都不愿意我离开南方,去遥远的北方求学,而我却固执的想要去北方看看不一样的风景,置母亲的感受于不顾。年少的人总是轻狂的,迫不及待的喜欢离别,喜欢远方,喜欢一个人,是觉得,人生苦短,既然来到世间便要好好的走一遭,即使疼痛,也会义无反顾。只是依旧会在某个风起的午后,亦或是雨落的黄昏,牵扯出心底里最绵长的思念,延伸成月华如水的月夜里最美的感动。

  今夜月明,是中秋之夜,遥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心底生出无边的思念,到底是愿意为爱心生牵挂的人,在这样的月夜里亦是入了景,会想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会想,他们是否也会如我这般,痴痴地望着月亮,思念远方的人。也许在今夜,无论身在何方,无论隔着怎样的山重水复,亦无论时光如何的遥远,我们与所思念的人依旧可以一起共度着清凉如水的夜晚。这是千里共婵娟的情谊,古人说爱情有这样的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说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即便隔着万水千山,也依旧可以在心底留存思念,在明明灭灭的如水时光里静静地守候。想来,千里相隔,相互思念的人亦是如此,虽然不在彼此的身边陪伴,但在这温柔的月光之下,共同遥望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寄去一曲相思,就这样遥遥对望,在皎洁的月光里看到最真实的彼此,知道远方思念的人也同自己一样,独对月光解着相思,这样,安静美好,任清风吹拂,温着一壶月光作陪,在月华倾泻的庭院里,心底,生出绵绵的欢喜和感动。

  后来,读过古人的几阙诗词,方知,这明月解相思的情谊是自古流传,正如李白的那句“今日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今时虽不同往日,但看明月,思故人的心情是一样的,无论古今,人们都曾对着月亮,诉说相思,希望当她转到世界的另一端之时,可以带去自己遥远的思念之情。只是,古人更喜欢在月光下,邀三两知己,月下看花,饮茗对奏,或是温一壶好酒,怅望明月,把酒言欢,相互诉说快意恩仇,得失荣辱的往事,共同感受身似飘萍的无奈。明月懂相思,庭树思故人,寒鸦不栖息,他们就这样,饮着一杯桂花酿,在三分酒气,三分相思,四点飘零中挥毫泼墨,吟几首诗,填几阙词,在氤氲的深夜雾气里以及淡淡的似有若无的木樨香中撩拨弦音,弹一曲相思意,借着溪水清风,遥寄故人。

  今人有幸,在千年后的今天依旧可以与古人在书里相逢,在诗词中相知。那些潮湿的词章亦是穿越了千年,从历史的风尘中走出,在今人的守望中抵达。时光早已远去,如东流之水,永不复还,而真正沐春秋洗礼而不曾改变容颜的,是那几首诗,几阙词,他们从繁华的往昔中走出,与今人对望,没有怅惘,亦没有迷茫,依旧在一盏清茶,一弦清音的光阴里淡看荣辱,笑诉离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⑵。

  情人怨遥夜⑶,竟夕起相思⑷。

  灭烛怜光满⑸,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⑹。

  --------------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诗人张九龄的这首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在众多与月有关的的诗词中熠熠生辉,无论岁月老去多少年,他依旧在人们的心中,从不曾走散。

  作者在离乡之时,亲人遥远不得相见,唯有望月而表达思念远方亲人之情。今夜,是无眠,诗人起床眺望远方,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抬头,是月光流泻,从眼眸温暖心底,月亮虽不曾发出光和热,但是此时诗人和自己所思念的亲人都在天涯共相望,借着明月的清辉洒下一地的思念,纵是寒凉如夜,亦觉得温暖。

  想起这样一句诗: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所以有情之人怨恨月夜漫长,且总是在人们尝尽离别,相隔千里的时候圆满,让人望月怀思,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长夜漫漫,思念亲人的人,无法入眠,坐等天明。想来,你我亦是有过这样的时候,当刻骨的思念一个人,柔软的月光亦是锋利的无情,穿透瞳孔,抵达内心,那般滋味,唯有亲尝,才会知晓。

  竟夕之间,诗人竟是过度相思不能入睡,或许诗人是怪屋里烛光太耀眼,于是熄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而诗人独自徘徊在这庭院里,即便披衣,却依旧觉得夜露寒凉,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诗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想起自己还是天涯飘零,形单影只,更难以入睡。夜已深,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诗人身上的衣裳,但诗人也全然不顾了,在这无眠的月夜,只愿在洒满月光的庭院里,静静的怀念,悠悠的相思,在相思不眠之际,也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可以借着记忆遥遥归去,带给亲人满满的真情。

  在寂静的月夜里,莫如做一个平淡如水的人,将离别化作一壶佳酿,合着月光饮下,不去怨恨,亦不去痛恶,人生必经的路途。纵然离别,我们依旧可以共同遥望着一轮明月,她的清辉里,会有你我最初,最真实的模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又是一年明月日,月亮会在约定的日子里圆满,她从来都是信守承诺,从不曾缺席,只有人,会在时光中流散。年年月明,月亮依旧是那轮明月,只是人,却早已不是当初的人了。我们期盼山花烂漫,期盼霜林浸染,却不知韶华终是如水般流散,就像手捧的金沙,总有流尽的那一日。

  韶华换白头,流水意难平,留不住的人事,终是留不住。生命终是要经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才会寂静从容。一个人,只有将寂寞坐穿,才能重拾喧闹,只有饮尽荒凉,才会重遇繁花,只有经受离别,才会看淡荣辱得失。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离家的游子总是无限牵念着自己的故乡,每个离开故乡的人都留下了一条根,在月圆之夜,诗人向西北方向眺望故乡,想着这轮明月同样照耀着家乡亲人,便觉得心中满满的都是感动与温暖。虽然东南方的月亮难有几回圆,却依旧寄托着人们的绵绵相思情意。

  是明月,遥挂天际,为回乡的人指明路途。她是归宿,为天涯游子,人间萍客永远的摆渡在时间的河岸,因为有她,在约定的时间圆满,才让我们知道,千里寄相思,竟是这般轻易,这般从容,亦是她,让我们,在红尘漂泊之时,永远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5。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宋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怀远》

  时值中秋,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无限思念的人,或亲人,或朋友,或爱人,千年之前的古人亦是如此对月畅怀,放逐情感。

  词人等不及要快上西楼赏月,担心中秋月有浮云遮挡,不够明朗,这般急切,这般热烈,足见明月在人的心中有着多么美丽的怀想。诗人请美人吹笛,驱散无边的浮云,轻轻唤出明月,让她露出娇羞的容颜。月夜的天地里总是一片清凉洁爽,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光洁明亮,慑人心魄。不知今夜在月宫里独处的嫦娥,独对玉兔,孤冷凄寂时有没有愁恨?她应该有很多白发,也许也会老去风华,孤寂的守望广寒宫中,但是对于命运给予的一切,她都从不曾后悔,因为拥有万代风华的过往,便足矣,即便最后是一个人的孤寂,往事也不会是一场空,即便水尽山穷,落叶满山,也当无悔曾经的付出。

  词人词风以豪放著称,但遇上心中思念的人儿,亦是有着绵绵的情思。回忆当年歌舞欢聚,夜夜笙歌,长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曲调,冷淡如梦的残酒,想来,好不热闹。只是热闹总是短暂的,即便是中秋月明,也不过岁岁年年罢了。词人叹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总是圆时少、缺时多,他希望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他说我欲化离恨为聚欢,待人归时再细细倾诉。这般通透清醒,淡看别离,问世间有几人可以做到。稼轩由此中秋明月夜,歌舞助兴人想到的是令自己牵情的远人,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深沉的叹息。他感叹人生无常,花落总是多于花开,缘起总是少于缘灭,欢聚亦是少于离别,就像天上的明月总是圆时少,缺时多一样。月亮的不得长圆,叹息人事不得圆满,特别是情人之间不得遂愿长聚,其实这本是平常世事,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经受着离合悲欢,我们需要的是清醒,不是沉醉,看淡离殇,把它过成人间常景,才是透彻豁达。

  词人理解人事的不如意不可改变,就如明月会西沉,溪水会东流一般,但他还是衷心地希望人们能够与思念之人长相聚,就像词人希望此夜月色好景能够长久护持一样。其实,是悲伤,还是欢乐,全由自己,以一颗淡然通透的心看待离别,那么欢聚当可期待,若是沉醉于离别的伤感,终日苦乐,那么一生,都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今夜,是中秋月圆,不知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有多少人如我这般,望着明月,诉说思念。人生十九载,这是初次离开故土家园,在他乡一个人独自吃着月饼,看着明月。若说没有伤感,那是自欺欺人。当月光爬上我的脸庞,流进心中,便是思念牵扯了心房。但是我也深知,人生路途,任何时候都会有离别,怀抱着一颗清淡的心,笑看离别,从孤独中读出陪伴,从离别里走出欢聚,从一个人的月下独酌看到一行相思的人,在遥远的天际,将我牵挂,为我祝福,那么,无论怎样刻骨的离别,重聚都当可期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想,这绵绵秋思当是落入了每一个有情众生的心里,谁人没有相思人?谁人不被人相思?我想,我们都在对着明月,祈祷,祝福,惟愿远方思念之人平安喜乐,愿相逢不在秋山,只在每一个明月相照的夜晚。

  愿在每一个离别的日子里,携一剪闲逸,带几许从容,在木樨花落,竹影斑驳的庭院里,扶着月光,不诉离别,唯待重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39516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