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倔头张三爷的散文(2)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童年的记忆中,故乡“人”字形沟道式的村落,人们大都依崖而居,四十多户人家中张姓只有四户,且都住在东南的坡边,坐北朝南的窑洞,院落显得特别敞快。张三爷和其远房的堂弟“成虎爷”一家同住一院,他占居着西边的两孔大窑。虽同住一院,但关系相处的并不好;张三爷喜好清静,爱干净,堂弟家的鸡呀、猪呀满院跑,这儿屎的哪儿尿的,三爷常常一肚子的不愉快,总是骂骂咧咧;后来,还是张三爷提出,隔起土院墙,另开了门户。

  昔日,三爷的院中长着一棵碗口粗的石榴树,每年秋季,硕大的红石榴引得孩童们垂涎欲滴,虽然三爷看的紧,但不时仍有挂在低处、尚未成熟的石榴被溜走,气的三爷吹胡子瞪眼,只能胡求大骂一通了事。其实三爷并不吝啬,每当石榴熟透了,他常常喊来左邻右舍尝鲜,这在当时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无疑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张三爷,白丁一个,没有什么特殊的历史背景,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庄稼汉,在六十年代后期却意外的“红”了起来。那是因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祖辈佃农的张三爷,地无一分、钱无一串,身居寒窑,奠定了他光荣的“贫农”成分;根正苗红使他被戴上了“贫协代表”的桂冠;冷倔耿直的天性使他成为村里独一无二的纠察、红管家。

  在那个牛拉人抬的农耕时代,耕牛无疑是生产队的宝贝。为了养好耕牛,生产队便种植了大片的苜蓿作为牛饲料;每当春暖花开之时,嫩嫩的苜蓿绿油油的格外招眼。为保证牛饲料,队上规定,不许社员偷摘苜蓿当菜吃。然而,诱惑的难耐,特别是妇女们,这可能是天性吧;关中农村有句调侃的俗语:妇女有三爱,搅团、棉花、苜蓿菜。意思是说,吃搅团撑破肚,见着棉花,苜蓿就要掐一把;浓缩成两个字,那就是“贪婪”的写真。那年月,集体出工的新媳妇、大婆娘,总会利用工间休息或方便的机会,偷摘一把苜蓿菜,装在裤兜带回家。这俨然是一种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必须加以制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53077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