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故乡的秧歌散文(3)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唱完小曲,我们喜欢的丑角逐渐上场,《洗衣服》《粉团》《耍板凳》《看婆娘》《锄棉花》《抖跳蚤》……这些秧歌都来自日常生活,有说有唱,情节完整,节奏明快,一边搞笑出丑,耍怪逗乐,一边歌唱,往往让人笑出两窝眼泪。这是淳朴的乡亲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日子,歌唱对生活的热爱。最热闹的是《娶媳妇》,打扮滑稽的轿夫抬着娇美的新娘,三摇四晃,上下颠簸,后面跟着大大小小的迎亲队伍,敲打着勺子,脸盆,小鼓,大钹,铜锣等一切能拿在手上的东西,扭扭捏捏,口中模拟着各种乐器的声音,热热闹闹,欢快祥和,令人忍俊不禁,涕泗横流。

  接下来的是文雅的,《南峪连担水》《十对花》《转花园》《推花园》,《观花园》,这类以花与花园为主题的秧歌优雅喜庆,如阳春白雪,堪称大雅之乐。《转花园》四生四旦,后跟一老太婆,生一手叉腰,一手托花盆,旦扇扇子。《转花园》须有二胡伴奏,要求八人步调统一,动作到位,有板有眼。从春季的牡丹观到冬季的梅花,一趟下来得半个小时。最难唱的是《观花园》,员外家的四个小姐扇着扇子出场,“三月初三,正清明”七个字,得弯来拐去,停停顿顿半天。先慢慢走上一个慢坡,“呀——”停顿一下,第一个“三”字才唱完。突然在个褶皱里打个转转,又上一慢坡,到山顶,往下一滑,一停。继续下到谷底,再逐渐上升,又转一山坳,又往下滑,突然一个转身,停住。小时候我学唱秧歌,这一句老学不会,母亲天天教,结果只记住了这一句。《推花园》节奏快,纸花盆在花盘上滴溜溜转,一不小心跌倒蜡烛,烧着花盆,众人连吹带打,一阵忙乱。高夜灯的爆花也常常纠缠在一起,令人提心吊胆!

  月上中天夜渐深,划拳之声渐起,官棚里醉醺醺的老大人把持不住场面,东倒西歪,醉话连篇。场面上有场面上的热闹,场面下的热闹在鼓背后。一笼熊熊大火,映红了一群醉脸。这里聚着一群不会唱秧歌的乡亲,别看这些乡亲不会唱秧歌,却是秧歌场上的主力,不仅搭棚卸棚在行,背鼓背服装箱也在行,当然喝酒更在行。无需废话,快刀斩乱麻,要的是痛快,三拳两胜一大杯,胆小的离远点,不知不觉地上已“咣当咣当”滚满了空酒瓶。菜碟还未放下,早成了空盘子。酒至半酣,端来一大簸箕的洋芋,热气腾腾。全场的乡亲唱秧歌的继续唱,吃洋芋的不停吃。一正月塞满酒肉的肚皮正需要绵软可口的洋芋疏通肠胃。一颗洋芋下肚,全身热乎,暖暖和和,寒意全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72936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