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村庄一样的校园故乡散文(4)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羡慕那些有村庄的人,并且会用心地倾听他们讲述与之相关的点滴。你会发现在他们成年之后,无论现实会给他们隔成多少距离,在他们用乡音交流童趣和村庄相关的人事之时,却亲切地流露出被岁月遮盖住的童真和朴实。这时,我会想起我那如村庄一样的油中,想起小宣、小军以及那些在岁月的沼泽里越陷越深的面孔。我零星地从父母断续的交谈里,得知已去世多年的陈老爹爹的儿子陈会计,也于多年前患病去世在油中,叶姨在两个女儿各自成家后改嫁。像丁姨一家没有进城的一部分老师们,也早在油中的撤并后分散在圩区的其他学校,在他处融入。在离开油中三十年里,我曾多次来到油中,印象最深的是在进城后的不久,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我骑行二十几里,颠簸在长长的圩埂路上,父亲像一个回乡的人,亲切地与一路熟悉的人打着招呼。而我快乐得似一只归巢的小鸟,迎风吸吮着圩区的气息,来到自己的鸟群。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融入新的环境,面对县城陌生而密集的街道、楼房、人群,同学,我是一只胆怯地无法张开稚嫩翅膀的小鸟。我的与我从我们成为鸟蛋就彼此熟悉的小宣,在我即将离去的时候,泪水涟涟地追着父亲的自行车,与我告别,那刻,我知道我与他将无法结伴而飞,成为在不同枝头成长的小鸟。

  油中像一座人去楼空消失的村庄,一棵被伐去的老树,曾经的故人各栖枝头。小宣的父母没有进城,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我从其他人那里得知,他初中后便先后学过手艺、去异地打工,他也是一只想竭力飞出圩区的鸟雀,我想,他曾经展开的翅膀,要比和我一样随着父母进城的小军要沉重得多吧。而,父辈们呢?离开这片油中的土壤,那种如村庄一样的亲密氛围,是否也早已被时代冲散了?在这座高楼密集,车水马龙、喧嚣的城市里,曾经先后进城被分散在各个单位的油中同事们,也都古稀。他们各居一隅,偶有往来。在突然的某一天,父母会感伤地说起,某个老同事又走了,于是,有关于这个故去的人与他们的之间的往事,便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为他们絮叨的内容或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的,这样的事只是我已年迈的父母生活里一个常有的涟漪。逝去的故人,像一缕最后的炊烟消失在空中。

  我现在的居所和王阿姨家的小区隔着一堵围墙,时常能看见退休多年的她和小区的其他老人聊着家常。这样的场景因为有了她,一些油中的片段会倏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只是现在的背景以及和她在一起的人,我们之间彼此横亘着一种冷漠的陌生。更迭的岁月是一堵厚厚的围墙。然而,每次与王阿姨碰面,我都会尊重地向她问个好。她也会自然地问候我的母亲,就像我母亲每次来到我的居所,自然地想去看看她一样——“在油中的岁月里,在那长长的圩埂上,深藏着她们真挚的私密空间”。就像我时常挂念小宣一样。某次,我与小军在城市的某处不期而遇,在这样的偶然里,我们却显得生分而客套。他说他有次邂逅了小宣,便留下了他的号码。我责怪他怎么不留下他,我们聚聚?他说他挽留了,只是小宣似乎有急事缠身,互留电话后匆匆离去了。我向小军要了小宣的号码,只是后来,我为何欲拨却止?我到底不愿面对什么?前不久,油中的某届学生宴请母校油中的老师们,电话打到我这儿,说了宴请老师的名字,都是我听着亲切的父亲曾经的老同事,我给父亲打电话,详细地说了这事,父亲有些激动地再次确认宴请的名字后,沉默、沉默,说了一句“老了,怕吵,不去了”。我隐隐地察觉到了父亲言不由衷的拒绝。此后,父亲告诉我,上次学生的宴请,有好几位老同事都没有到场。那么,他们又不愿面对什么?或许,我们都不愿面对是另一种陌生吧,是往事与现实之间的陌生,是被时代切断的陌生。

  我从原先的油中土地来到圩埂,顺着河流,我看见了三十年前的一艘机舫船,载着我一家五口从这里离去,几乎所有的父亲油中同事和认识的周围乡亲们都来了,船的马达掀起浪花,载着我们向县城驶去,鞭炮声一直从油中的圩埂绵延到油榨街道的圩埂,他们在长长的圩埂之上向我们挥手——我顿然明白,那是我深情的圩区土地,给了我们一次完美地告别。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88048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