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青岛之行散文(3)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她给我们指了一条走上正路的山道后,就给我们留了个电话,说还有事,可以随时联系,接着转身走了。

  我们开始从山底往上爬。

  开始并没有路,我们尽量挑选能走的地方,艰难地顺着崎岖不平的路往上爬。爬到一个山坡上时,我们已经累得气喘唏嘘。

  找不到路了,经理甚至怀疑我们已经爬到了山顶。说:“往回走吧。”

  同事们都不甘心,对面山峰那么高,我们却在这个小坡上原路返回,爬山有这么容易吗?

  宋打导游的电话,导游说翻过这个坡,顺着坡下去,下面是山的正面。从正面上山才能爬到山顶。

  但是我们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那条转到山正面的路。而那位导游,不管我们怎样对她说,她都不肯再出面带路。这样僵了多半个小时,小伟突然喊了一句:“前面那些人不是爬山的吗?我们从这里绕过去往下走,再跟着他们上去,可能就是正路了。”

  我们依言而行,果然找到了上山的路。这才知道,我们的爬山行动还没开始。

  找到正道后,爬山再不那么艰难。向上的路已经被砌成一个个台阶,我们沿着楼梯似的台阶往上攀登。

  爬到第一个拐弯处,经理和她的母亲停下来,“我们在这里歇一会儿,有力气就继续爬,没力气就在这里等你们。”

  我们没了迁就老人的后顾之忧,说笑中继续前进。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个拐角。拐角处都有一小块平地,平地上有人设一个摊点,主卖绿豆粉一类的东西。但找不到雪糕、水果和食品。

  转过两个拐弯处,我们回望走过的路,看到了山脚下清晰的大海。

  宽宽的沙滩,一望无际的湛蓝海水,岛屿不再占有我们在平地上看时的明显角度,而成了大海上的小小点缀。这情景让我们耳目一新。对宋说:“现在的大海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宋回答:“同感。”

  于是,每来到一个拐弯处,我们都停下来回望大海。而每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大海也同时回报我们一个更开阔、更深沉的新面貌。

  慢慢的,有人喊累了。开始嘟囔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但没人想停下来,都想体验一下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和在最高的角度上欣赏大海的宽大和浩瀚。

  我们问做生意的:“离山顶还有多远?”

  五十岁左右,中等身材的摊主回答:“再往上走有个‘觅天洞’,穿过觅天洞就到了。对了,觅天洞里很黑也很难走,得用手电筒照路,顺便买个手电筒拿着。”

  我们对做生意之人的话半信半疑,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买了两个手电筒。

  又转了三四个弯,终于来到了觅天洞口。

  洞口两边刻了一副对联:“山高无风暑自消,风幽不雨草常湿。”

  洞里确实很黑,而且很狭窄,只容一个人前行,不时有水滴到身上。如果不是带着游玩的新奇,一个人肯定不敢往前走。宋身先士卒,我主动断后。我和宋号召中间的伙伴手拉着手,以防摔倒。伴着一声声惊叫和嬉笑,我们慢慢地往前走。

  “停住!”宋突然喊:“前面没路了,往回走!”

  我在后面回答:“不可能。你再仔细找找,怎么会没有路呢?”

  “我四下里找了,确实没有路,前面被铁栏栅挡住了。”

  “往两侧找找。”

  “两侧都是石头,退回去再说。”

  我们无精打采地又退出洞外。

  宋说:“下去吧,上不去没法。”

  我不甘心,“绝对能上去,我再进去找找。”

  宋说:“这么难走,你就不用进去了。再说我都找遍了,只有一个出口还被铁栏栅挡住了。你还不相信我?”

  我不好意思再坚持,就说:“那肯定有另外的路,我们在洞外四处找找。作为旅游胜地,如果不能爬到山顶,肯定有特殊原因,在山下就该有提示的。既然没有提示,就一定有上去的路。”

  但我们环顾左右,都是悬崖峭壁,无路可走,唯一的希望还是在觅天洞里。

  宋执意不再让我进洞,我坚持说:“我们已经费了这么大的劲,这样下去岂不是前功尽弃?真是不甘心。你们说呢?”

  同事们看着我俩不言语。

  这时后面的游客赶上来,一个带着太阳帽的男人问:“你们怎么不走了?”

  宋说:“洞里没有路,出口被封死了。”

  一个游客回答:“这么巧?真是太遗憾了。”

  带太阳帽的男人说:“不会吧?一定是你们没找准地方。让我们先进去看看,给你们开路。如果我们不回来,你们就在后面接着上。”

  一会儿,有声音传了过来:“上吧,出口找到了。”

  宋看了我一眼,“原来真有路,跟我来。”

  我们重新鼓足勇气,手拉手再次走进洞中。洞并不长,但我们环顾左右仍然找不到出口。

  “怪了,他们从哪里出去的?郭姐,你到前面来。”宋喊我,她慢慢走到最后面我的位置上。我前后左右仔细看了好几遍。左右都是石头墙,一个拐弯处有个小木门但上着锁,路的尽头就是宋说的那个锁着的铁栏栅。

  “抬头!”我身后的小伟突然喊了一声。

  我猛一抬头,头顶上有一个只能容一个人爬出的洞口,下面的墙壁上还有攀登的台阶。

  “哈哈!原来洞口在这里藏着。”我第一个爬上去。

  爬出洞口一转身,眼前顿然明朗开阔。

  山顶到了!

  站在山顶上,我们看见了水天一色的大海!

  第一眼见海时,视线被岛屿和船只遮住了许多,由于见不到海的全貌,误认为大海不具备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气势和精神。

  现在,可以超越一切障碍看海了。呈现在面前的大海,就是想象中的大海,纯洁湛蓝,无边无际,其博大和深沉无可比拟,那些在海边看到的庞大船只和一个个小城般的岛屿,成了有点模糊的小点缀。

  再回顾我们走过的山路,心里也很自豪。我们没被困难吓倒,一步步凭着自己的毅力爬到了山顶,虽然有人犹豫过,但没有半途而废,最后领略了这种大自然的奇妙风景。

  我们尽情地享受眼前优美的自然风景,拍照留念后坐下来小憩。  我还沉醉在享受眼前美景的享受中,宋在我身边站起来说:“姐妹们,我们该回去了。经理还在下面等着我们呢。”

  我意犹未尽,但想到在下面陪着母亲等我们的经理,还是站起来。

  正忙着用手机拍照的小伟说:“宋姐,经理带着我们来爬山,她自己却没能爬到山顶,而且在海上也没能和我们一起坐船,你说她心里有遗憾吗?”

  宋笑笑:“经理在公司里是个好当家人,让我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她家里也一样,她能有机会陪着母亲看海、爬山,母亲高兴了,她就高兴。她向来只顾别人的感受,只要我们这次旅行尽兴,她不会有遗憾的。”

  “你还真了解我们经理的个性。这也是经理和我们平常人的不同之处。”我忍不住插话。

  “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就像山水和平原一样,内涵不同,各有千秋。走吧,下山去找经理。”宋带头往山下走去。

  我们正要原路返回,山顶卖饰品的喊我们:“这边才是下去的路,原路下去太费劲了。”

  于是我们道谢并改变了方向。

  经理的哥哥和经理正坐在山下的石凳上,一左一右陪在母亲的身边,指点着面前的大海讨论着什么。母子三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相继上车,我们这群对大海和高山充满好奇的平原之子,圆了爬山看海之梦后,带着全新的体验开始了返乡之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89631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