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讲稿(3)

三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文忠寄语:《中庸》在儒家典籍里,理论层次最高,理论色彩最浓厚。

  那么,大家也许会问,那么能不能用尽量浅显明白的语言,来说一说《中庸》究竟在理论上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有什么特别的贡献?我想最好的办法,最老实的办法,表面上看也是最偷懒的办法就是用《三字经》的六个字来:中不偏庸不易。“中不偏”还比较好讲,就是讲处事、做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中不偏。不要走极端,以一种比较持中的态度来处事,来做事。“庸不易”就不那么好讲了,历来的解释都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多少有点差距。一种说法“庸”是指经常,永不变化,持久,永恒这样的一个意思。说法一:“庸”代表永恒。如果按照这种解释,中不偏庸不易就是讲中就是不走极端的这种德行,这种品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永恒的。“中”乃是永恒的,如果要这么解释的话,中庸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一种解释是,庸是庸常之意。说法二:“庸”代表平庸。用我们今天的大白话来讲,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那么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我想宋朝的理学大儒程子曾经说过,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那么看样子《三字经》很有可能是从程子的话里面总结出来的 中不偏庸不易。所以我想结合宋朝儒学大师的话,大概是前一种解释比较稳妥一点。换句话说,“中”不走极端乃是永恒的德行。

  文忠寄语:“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这是永恒的德行。

  【童声】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治平

  解说:我们常听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的出处,就是《大学》这本书。《大学》共有一千七百多字,在四书中篇幅最小,然而朱熹却把《大学》列为四书之首,那么《大学》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那么四书的另一部《大学》,又有什么需要我们进一步解释的呢?《三字经》用了12个字: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至治平,12个字,修、齐、治、平,用12个字。这里的前六个字没有问题,《大学》的作者是曾子,这大概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最起码前面的一部分是曾子。(曾子,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儒家代表人物)书名《大学》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呢?这当然不是指今天的大学,不是指今天的大学、中学、小学这个大学。关于这个书名,我们的前人,也无非是两种说法。一种说大学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广博之学的意思。非常广大,非常博大的学问。另一种说法,这个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讲的,是指什么呢?君子达到从政之学,那等于讲大学讲的是君子去从政的这么一种学问。无非是这两种说法,换句话说,这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大人之学。我想这两种说法其实可以互补的,并不见得就有什么冲突,不必非要否定一种,肯定一种,这两种解释可以并存。《大学》它的重要就在于,它提出了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所谓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这两个概念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核心观念。对于三纲领和八条目我们今天怎么评价,都不会过高,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什么是三纲领呢?那就是《大学》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呢?《大学》的宗旨就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纲领,也就是说,《大学》的三条宗旨,《大学》开始的第一句。什么是八条目呢?这个八条目,《大学》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格物。”八个条目在里头,也就是说古代那些打算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首先如果你想这么做,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那么你首先要什么呢?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假如你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那么你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假如你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那么你首先要修养好自己的品行。假如你想修养自己的品行,那么你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你的心思要端正。假如你要端正自己的心思,那你先要使自己的意念很真诚,诚其意,你意念要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你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途径,就在于考究、了解、认识万物的道理。《大学》非常强调这个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在中国,无论我们今天怎么去认识这八条目,在中国古代传统当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确实是按照这个八条目去度过他们一生的。有的人付出了生命,有的人付出了整个家族的生命。那么,这个八条目的核心在于哪里呢?这个八个条目的最关键的环节在哪里呢?这个八条目最重要的条目是哪一个呢?《大学》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它明白告诉我们,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得以什么以修身为本,你都得修养好自己的品行,这是最中间的一个环节,一个枢纽。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就是说没有听说过本乱了的,你修身修不好的,你别的还能做得到。你自己的品行修不好,你家里还能太平吗?如果每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不太平,你这个国家还能太平吗?如果天下每一个国家都不太平,你这世界能太平吗?也就是说你天下能太平吗?这是《大学》告诉我们的中间环节。那么《三字经》还举出了哪些中国传统典籍希望学子们能够进一步去阅读呢?请大家听下一讲。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讲稿】相关文章:

1.钱文忠解读的三字经

2.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3.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4.钱文忠解读三字经(6)

5.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全集

6.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

7.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全文8.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一而十,十而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zijing/20671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