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钱文忠优秀解读三字经文字版(2)

三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晚年求学的例子非常多。在西汉刘向编的《说苑》里面记载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晋平公问师旷,我现在已经年过七十了,但是我现在想要读书,是不是太晚了,我恐怕太晚。师旷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你为什么不秉烛而学呢?就你为什么 不点上蜡烛来读书呢?我听古人说过,少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升起时候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而老年时候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的烛光。点燃蜡烛照明虽然没有像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没有像正午的太阳那么明亮,但是请问国君,点蜡烛走路和摸黑走路哪个更好一些?晋平公一下明白了。所以在中国传统当中一贯有这样的一种传统思想,只要坚持不懈,就算年龄很大开始学习也为始末晚。

  《画外音》苏老泉二十七岁开始求学,由此可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但是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的事是真的吗?

  《正文》在讲完二十七岁苏老泉的故事以后,《三字经》讲了一个岁数更大的人的故事。“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讲一个八十二岁取得最后成功的人。这个故事一定是惊心动魄的,一定非常吸引人,但是《三字经》在这里错了,《三字经》的作者在这里犯了一个和历史事实不相符的一个错误,也许《三字经》在这里没有经过太严格的考察,就用了一个民间的传说,而忘了这个故事实际上是见于史籍的。梁灏,公元963-1004年,字太素,东平州城人。总共在这个世界上才活了四十一年,怎么可能八十二,那比他在人世间活的年龄还要翻一番,所以这一定是错的。梁灏这个人在历史上确实是有的,而且是个很著名的人,出生在官臣之家,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是当官的,但是梁灏少年丧父,由他的叔父抚养成人,从小好学。梁灏初次考进士没有考中,就留居在京城,而到了雍熙二年也就是公元的985年再度赴考,经过了廷试和宋太宗的御试,考取了第一名,时年二十三岁。“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所以魁多士是指在很多读书人中间独占魁首独占鳌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zijing/2197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