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6)(2)

三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而到了战国的时候,古代的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有了进步,就出现了另外一种说法,还是跟“四”有关的,叫四极,四个极端,四个极边,到头了,哪四极呢?东方大海、西方流沙、北方千里冰雪、南方千里炎火,炎火就是熊熊大火,非常热的地方,这叫四极,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对地球上其他部分的了解,那是随着中外交流史的推进,一步步增加的。

  远古时期的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地球,刚刚开始探索认知,古人以为地球是方的,而我们中国人就居住在地球的中央,但是古人判定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却是正确的,而且一直延用到今天,那么古人是怎么判断出这四个方向的呢?

  那么我又要有一个问题,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没有问题,谁都知道,古人最早确定的是哪个方向?古人最早确定的是东西向,为什么古人最早确定东西向?他不确定南北向呢?我们去看汉字,我们要写繁体的汉字,如果大家能写篆文更好,当然我不能要求大家会写甲骨文,我也不会写,“東”,大家看到吗?一个日一个木,正是太阳从树上冉冉升起,古代的自然环境,当然比今天要好,郁郁葱葱,到处都是森林,所以古人一看,太阳怎么从树上升起了?还每天都从那里升起,固定的嘛,好,所以把它定为东,那么古代人跟着太阳的轨迹看,每天差不多的时候,从西边落下去了,而在古代的汉字,西这个字当然用我们今天的写法是看不出来,在甲骨文当中西是什么样子呢?西就是一只倦鸟,很疲倦的一只鸟,在树上歇息,这就是西,西有点歪的,好像迷迷糊糊要睡着了,这是东西。相对着,我们才定下南北。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应乎中”这么三个字,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诸位,这个例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拿北京城做例子,我们就能明白,什么叫“应乎中”,北京城的中心在哪里啊?紫禁城,紫禁城的中心在哪里啊?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哪里啊?在皇帝宝座,皇帝这个宝座是放在太和殿的正中间的,都是“应乎中”,对应着中间,相应北京有四城,东西南北城,这大家都知道,那么四正四隅还有八个庙堂,东西南北有什么?天地日月四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当然还有一个社稷坛,那是另外的一个设置,这样的一个结构,就表明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思想受《三字经》所表达出来的这个意思的影响有多深,“应乎中”在古人心目当中重要性有多大,我给大家接着举个例子,还是举太和殿的例子,还是举皇帝宝座的例子,大家如果到太和殿去参观,现在都是开放的,大家稍微把头抬上看看,上面是个巨大的蟠龙藻井,一个井,里面有龙,龙嘴里衔着一颗大球,当然你愿意把它叫珠子也可以,因为它的意思就是龙戏珠,一颗珠子,非常吉祥,这个珠子的下面就是皇帝宝座,非常准的,也就是皇帝的御头,不是吃的芋头,是皇帝的御头,就应该是对着这个珠子,一点不能差,按照古人信念,如果偏差了要出大事,是不是说说的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zijing/2551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