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读《三字经》有感(3)

三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读《三字经》有感8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读了《三字经》。开始我一直读不懂,只觉得读起来有节奏,很有趣。后来经过妈妈一句一句的分析,我渐渐弄懂了其中的意思,越读越有滋味,还熟练地背了下来。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人要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努力学习,礼貌待人……

  “涛涛,帮奶奶把脸盆拿过来。”“你自己去拿吧,我要玩游戏呢!”啊!不行,《三字经》不是教育我们要孝敬老人吗?“奶奶,等一等,我马上把脸盆拿过来。”奶奶笑得眯起了双眼。

  “我最喜欢吃苹果了,大的那个给我吃,小的那个给你吃。”正当我跟弟弟分苹果时,妈妈向我眨了眨眼睛。哦,“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就懂得礼让,而我已经八岁了,怎么会做不到呢?我马上把大的那个苹果让给了弟弟。

  自从读了《三字经》,奶奶夸我长大了,妈妈夸我懂事了。读书让我成为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读书真快乐,以后我一定会读更多有益的书。

读《三字经》有感9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书房中传出我朗朗的读书声。我正在读一本中华经典书籍——《三字经》呢。

  这个学期,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教师向我们推荐了好多古今经典诗文,而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三字经》。它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儿童启蒙课本,作者是宋代的王应麟。这本书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令我百读不厌。

  我的这本《三字经》不仅仅有它的原文,并且还有注释和相关的故事,图文并茂,使我读起来兴趣盎然。

  读《三字经》,让我懂得谦让、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是讲孔融四岁就明白把大梨让给哥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讲黄香九岁就明白用身体把被窝焐暖让父亲休息;“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是说人应当首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学习知识。

  读着这些资料,我不禁感到一阵阵脸红。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只要我开口,要什么就有什么,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一向以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的,从来没有想到为他们做些什么。每当学习不顺心的时候,甚至还会向父母乱发脾气呢。和孔融、黄香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呀。今后,我要改变自我,多体谅爸爸妈妈,多为他们着想,尽量让他们少为我操心。

  读《三字经》,我还懂得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幼不学,老何为”警示我小时候要用功读书;“玉不琢,不成器”告诫我人不经过锻炼是不会成才的;“勤有功,戏无益”告诉我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的人是必须会后悔的;“头悬梁,锥刺股”提醒我学习时必须要全神贯注;“昔仲尼,师项橐”告诉我学习应当不耻下问……

  《三字经》的资料包罗万象,为我们讲道德,论古今,有名人英雄,有历史战争,有学习方法,有自然规律……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徜徉在这样的经典诗文中,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洗涤。在这些精练短小的语句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让我明辨是非,学会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阅读者,收获着,我乐此不疲。

读《三字经》有感10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他教育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近我专心的读了一本书。

  我特别喜欢读“孟母三迁”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轲,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十分贫穷,但他的母亲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他的教育。他们最初住在坟地旁边,见多了出殡的,孟轲就模仿着做丧事,孟母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孟轲的学习,就搬到集市上,于一家屠夫为邻,可孟轲又模仿起杀牛宰羊来。为此,孟母又把家搬到学校附近。从此,孟轲就跟着私塾中的先生学习礼仪,学业不断长进。孟母认为这里的环境对儿子的成长有利,便长期定居下来。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这些小学生,犹如一块璞玉,玉不琢怎成器?我们应立鸿鹄之志,刻苦学习,长大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字经是让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懂得了许多知识。你如果还没有读过这本三字经,我建议你去读一读,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

【读《三字经》有感(精选10篇)】相关文章:

1.读《三字经》有感

2.读《三字经》有感

3.读《三字经.》有感

4.读三字经有感

5.读三字经有感

6.读《三字经》有感

7.读三字经有感

8.读三字经有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zijing/37532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