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三字经详解: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4)

三字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老子

  最后两位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前,主要以儒、墨、道三家为主。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教传入中国,唐宋以后的文化思想变成儒、释、道三家,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建立。

  三 家文化思想中,佛家偏重于出世,虽然大乘菩萨道是入世普度众生,但一般学佛的人,特别是出家的僧人,还是偏重于出世。儒家的学问,则是偏重于入世,教人从 伦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的道。当然,《大学》、《中庸》中都谈了一部分形而上的思想,但到底还是偏重入世。道家的学问,老庄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 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随心所欲。像一个人站着,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所以道家的学问,是出世的,也亦是入世的,可出可入,能出能入。在个人的养生 之道上,亦有如此之妙。

  南怀老认为,研究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就是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到宋元明清为 止,都是如此。内在真正的指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中国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标榜的(宣传教育上),则是孔孟的儒家思想,从来都 是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是掌管图书典籍的 史官。老子是世人皆知的古代的哲人,他的《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哲学思想和由此建立的道家学说,不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 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代,确切的生卒年月已无可考,大约比孔子年长 30岁。据说他的母亲感应到有一颗大流星入腹,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下老子,母亲却因难产而死。神奇的是,老子在李树下“从母左腋出”,出生时上唇有一道淡淡 的白胡子,两只耳朵大得出奇,因而取名为李耳。

  老子博学多闻,是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因此作了周朝守藏室的史官,负责管理周王室的藏书典籍和档案 资料,这个机会使老子接触大量的王室密藏的典籍、绝密的档案和史料,其他学者对此是望尘莫及的。老子的声名越来越大,许多学者都前来讨教,孔子也专程前往 洛邑,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问题。

  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列传》记述,庙堂阶前有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孔子问其背后的铭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 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老子回答:“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 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斋已”。

  孔子离开后对弟子们说: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景王崩,王子朝(庶子)叛变,携带大批王室的典籍文物逃到楚国。老子是守藏室史官,负责管理图书典籍,为此受到了牵 连。老子只好辞职,离开周都,准备从此隐居。行至函谷关时,关吏尹喜请求:“先生要隐居了,请为我们后人留下点东西吧。”于是老子口授了一部书,就是《老 子》。

  《神仙传》讲得就更神奇了:有一天清晨,函谷关的关长尹喜子,在关楼上看到紫气由东而来,断定必有圣人过关,决定向他求道。果然,须发皆白 的老子倒骑着一条青牛,踱到函谷关要出关西行。关员要他出示通关文碟(今日的护照、签证),老子拿不出来,这可给了尹喜子机会。他正言正色地对老子说:没 有关碟,是不能过关的。你一定要过关,就得留下点“好处”。老子穷得都没钱买马,哪里交得出“好处费”?被尹喜子逼得无奈,才传了这部《道德经》,然后出 关西去,不知所终。

  尹喜子得到老子的传授,果然也成道了。于是,官也不做了,挂冠而去,亦不知所终。依道教的说法,老子之道的传承顺序是:老子传尹喜子,接下去是壶子、列 子、庄子,一路传下去。到了唐朝,道家学说摇身一变而成为国教,老子变成“太上老君”,《老子》改称《道德经》;庄子变成“南华真人”,《庄子》改称《南 华经》;列子变成“冲虚真人”,《列子》改称《冲虚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zijing/39980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