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冬至的诗词精选(2)

诗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赏析

  “朔”指月初一。“旦”指早晨。“大明”指太阳。“南至”是冬至的别称。“文轨”指书写的文字和车子的轨辙,若书同文、车同轨,则天下大一统。

  这首诗写的'是“冬至郊天”的情景。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也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皇帝在冬至这天举行祭天大典,一直延伸到清朝灭亡,甚至在1913年12月23日冬至,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天坛举行了历史上最后一次祭天仪式。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赏析

  “长至”是冬至的别称。作者被贬官辰州,冬至日遥望京城长安,想到报国之难,禁不住泪流。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

  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

  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

  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赏析

  “仲山方补衮”指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典出《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仲山甫是周宣王时的大臣。“文举”指东汉末孔融,字文举。全诗描写了郊庙的庄严和周围的景色,表达自己尽忠皇帝的决心和对朝政的忧心。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唐·孟浩然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

  直取南山对,非关选地偏。

  卜邻依孟母,共井让王宣。

  曾是歌三乐,仍闻咏五篇。

  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

  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

  梅花残腊月,柳色半春天。

  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

  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

  赏析

  “王宣”指王粲,字仲宣。“闲垂太公钓”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兴发子猷船”用的是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

  “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这一联典出《世说新语·任诞》,山简做荆州刺史的时候,经常外出痛饮,有人为他编了一首歌谣,山简经常醉,径直去高阳。日落倒卧车中归,酩酊大醉无所知。忽而又能起骏马,倒戴白接帽。挥手问葛强,比你这并州人怎么样?高阳池,即习池,又叫习家池;葛强,山简手下的爱将,并州人。后以“山简醉”为醉酒之典。这里,诗人化用山简的“歌谣”,表达了诗人怀古之幽情,醉酒之豪放。

  这首诗表现了孟浩然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时那种“喜乐放逸,笃好林薮”的窃慕心态和“出仕”与“退隐”的矛盾痛苦。

  至日登乐游园

  唐·裴度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

  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

  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

  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

  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

  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

  赏析

  “验炭”指的是古人“冬至悬土炭”的习俗,《史记》载:“冬至,短极,悬土炭。”就是说,在冬至前三日,悬土炭于天平木杆两端,让两边轻重刚好平衡,到了冬至日,阳气至,炭那边就会重,而夏至日阴气至,则土重。很明显,这个简单小游戏的原理在于吸水与否,古人是这样解释的:“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全诗有一种自得与惋惜相融合的大唐情调。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赏析

  古人说阳气生于子月,所以“子月生一气”。“阳景”指阳光。全诗表达对亲友的怀念之情。

【关于冬至的诗词精选】相关文章:

1.关于写冬至的诗词

2.关于冬至的诗词

3.与冬至有关的诗词精选

4.冬至的诗词

5.关于冬至的诗歌精选

6.精选关于冬至的诗歌

7.关于冬至的诗词鉴赏

8.冬至的诗词9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ci/188566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