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纳兰性德与李煜的词的形式比较(2)

诗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 个人偏好和个性差异造成两人词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李煜虽情感真挚但懦弱、贪生怕死。在国破家亡后,其词作洗尽铅华,由浓艳柔靡变为感伤沉痛,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林花谢了春红)等。多抒发其对“往日”、“故国”的无限留恋,以及对万事成空、往日不再的感叹。但总的说来,李煜词作较之南唐诸作在气象上有了很大的开拓,但语言上却仍难改其情致缠绵,这就与其“自幼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性格懦弱有关系,所以,李煜词近于婉约。

  纳兰性德则不同,他才学卓越,志向高远,又纤弱敏感,细腻多情,是翩翩浊世里的佳公子。其词既有妩媚风流的'爱情词,缠绵悱恻的悼亡词,也有气魄雄浑的边塞词和寄托深远的咏物词。其词语言婉约与豪放兼而有之。如《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运用强烈对比,短短44个字中蕴含了数不尽的离情别意。像纳兰性德这样在同一首词中儿女情和风云气并存,既有婉约之态又有豪放之境的,是前代词人所不具备的。

  2 词体的演变造成两位词人词作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讲起词体的演变,首先要从词的兴起谈起,在晚唐五代,新兴了一种长短句的歌词,它们的句法和音节更便于作曲,而与诗的形式渐渐远了,我们从《花间集》的序文可以看出,当时把这类词称为曲子词,每一首曲子词都以曲调名为标题,例如《菩萨蛮》,表明这是菩萨蛮的曲子的歌词,可见,词的产生跟音乐有莫大的关联。词人们就按照音乐的旋律及固定的词牌依声填词,虽然李煜的词“在意境和气象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开拓,而风格上却情致缠绵。”而到了清词中兴之时,词就是一种格律诗体,完全脱离于音乐了。纳兰性德等清代词人便是依律填词,而不是像李煜那样依声填词了。词从南唐发展到清初,词已与音乐完全脱节。词牌只能做字数和格律上的限制,词人有时因内容的需要还可不拘小节。这就导致了两位词人词作形式上的差异。

  3 词的地位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唐宋词的地位远不及诗的地位。《四库提要・词曲类一》云:

  “词曲二体在文章技艺之间,厥品最卑,作者弗贵,特才华之士以绮语相高耳。”

  这就真实地指出了词在唐宋时代的实际地位。而词经过宋代的繁荣,元明两代的沉寂,在清初已经出现中兴势头,这一时期出现了推尊词体的思想。当时的几位词坛巨匠,如张惠言、朱彝尊、纳兰性德等人便是其中强有力的推动者。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不仅吸收了李煜的自然真切、凄凉哀婉的词风,同时也借鉴了秦观等人的独特之处,自成一派,其词真挚自然、善用白描、婉丽清新、不事雕琢,运笔如行云流水,纯任感情在笔端倾泻。我们从纳兰性德词中也可以看到他的抱负以及其对社会历史、现实意义的重视。可以说,整个清代的词学观、词学价值的认定和南唐有了很大的差别。而这是造成两位词人作品表现形式差异性的思想理论源泉。

  四

  通过以上词牌和语言描摹上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纳兰性德词和李煜词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很多方面二者并不相同,虽然李煜词在前,纳兰性德词在后,但纳兰性德并未亦步亦趋地模仿,而是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从而成为词坛一道与众不同的、亮丽的风景线。

【纳兰性德与李煜的词的形式比较】相关文章:

1.李煜诗词全集-李煜的词

2.AABC的形式的词语

3.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之比较

4.李清照与纳兰性德爱情词的比较

5.李煜诗词

6.李煜,诗词

7.李煜诗词 全集

8.精选李煜诗词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ci/281116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