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考古诗词边塞诗(3)

诗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 上

  柳 开

  鸣骹①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②向云看。

  注释:①鸣骹(qiāo),一种响箭。 ②金勒:饰金的马笼头。

  (1)简析“天静无风声更干”一句的表达作用。

  (2)本诗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 “天静无风”交代现时的天气状况,“声更干”形容响箭的鸣声在辽阔宁静的塞外草原上显得格外干脆爽利,格外尖峭响亮。②干湿本是形容物体含水份多少的状态,这里借用来形容声音,比用其他直接形容声音的词更耐人寻味。

  (2)①画面感强,静中有动。“鸣骹直上”和“尽提金勒向云看”有强烈的动感,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2.形中有声,形声并茂,引发人的想象,“天静无风声更干”用反衬手法凸现了响箭之声的尖锐,后两句则在描写众多胡儿一起勒马驻足、仰头观看的动作。

  【误区透视】

  做此类题目时考生容易走讲的误区有:(1)由于对社会时代背景不十分熟悉,造成对主题理解的偏差。(2)对题干上的“艺术表现特点”认识不清,造成做题缺少针对性。(3)混淆诗歌的艺术风格,出现张冠李戴现象.(4)不能有效地组织语句进行答题。

  【实战演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2)“高高秋日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3.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ge/46733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